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月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 “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 ,集素娥于后庭 。朒朓 警阙,朏魄示冲 。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 掩缛,长河 韬映;柔祇 雪凝,圆灵 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丝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 皓月而长歌。

“歌曰: ‘美人迈 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歌响未终,馀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 如失。又称 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51〕,岁方晏〔52〕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 “善。”乃命执事〔53〕,献寿羞璧〔54〕。“敬佩玉音〔55〕,复之无〔56〕。”

〔注〕 ① 陈王: 指曹植,曹操之子。兄丕代汉为魏帝,封植为陈王。应、刘: 指应玚、刘桢,与王粲等七人被后人称为建安七子,都是曹植的朋友。作者假设这时应、刘二人刚去世不久,曹植闲居抑郁。 ② 悄焉: 忧愁貌。疚怀: 伤心。 ③ 腾吹: 奏乐。吹,管乐。 ④ 弭: 停止。盖: 指车。阪: 山坡。 ⑤ 汉: 银汉,银河。左界: 东方。古人坐北朝南,左为东方。 ⑥ 北陆: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位在北方。躔(chán 缠): 太阳的运行。夏至太阳偏北,冬至太阳偏南。北陆南躔是说太阳已从北边向南运行。这是秋冬之际的天象。 ⑦ 暧: 浓云遮蔽貌。 ⑧ 齐章: 指《诗经·齐风》中吟咏明月的“东方之月兮”。 ⑨ 殷勤: 反复吟诵。陈篇: 指《诗经·陈风》中描写月光的《月出》。 ⑩ 仲宣: 王粲字。 ⑪ 鄙: 偏边的地方。王粲是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故自称东鄙之人。幽: 幽暗。介: 孤独。 ⑫ 丘樊: 山林。 ⑬ “沉潜”二句: 沉潜,指地。高明,指天。义、经,意为按照自然规律形成。此处把天经地义拆成两句,是说天地按其规律形成以后。 ⑭ “日以”二句: 古人认为,太阳属阳性,月亮属阴性,各自以其属性,显示品格。⑮ 擅: 拥有。扶: 扶桑,神话中日出之处。东沼: 指东海。 ⑯ 若英: 若木的花。若木在神话中为日落之处。冥: 幽谷。 ⑰ 玄兔: 黑兔,神话认为月中有兔。帝: 天帝。 ⑱ 素娥: 嫦娥。后庭: 帝王的宫廷。 ⑲ 朒(nǜ): 古人称夏历月初月亮在东方出现为朒。朓(tiǎo 窕): 古人称夏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为朓。 ⑳ 朏(fěi 匪)魄: 新月的光亮。冲: 谦冲。 ㉑ “顺辰”二句: 辰,十二时辰。通烛,照耀天下。泽,雨水。古人认为月与某些星相遇,即兆示风雨的来临。 ㉒ 增华: 指月光照耀。台室: 三台星座。 ㉓ 扬采: 指月光照耀。轩宫: 轩辕星座。 ㉔ “委照”二句: 委,这里意为投射。照,光照,指月光。吴业,三国时东吴的帝业。传说东吴时,吴氏梦月入怀,而生开创帝业的孙策。沦,指月光照射。精,光彩,指月亮。西汉时,有李氏女因梦月入怀,而生西汉元帝皇后。融,昌明。这两句是说月神显灵,能生女成为皇后,生子创建大业。 ㉕ 山椒: 山顶。濑(lài 赖): 流过沙石上的急水。 ㉖ 清质: 月亮清美的姿容。 ㉗ 列宿(xiù 秀): 众多的星座。 ㉘ 长河: 指银河。 ㉙ 祇(qí 祈): 地神。柔祇,指地。 ㉚ 圆灵: 圆的神灵,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圆的。 ㉛ 观(guàn 贯): 高大华丽的楼台。连观: 一排排楼台。 ㉜ 除: 台阶。冰净: 冰一样明净。 ㉝ 弛: 停止。县: 通“悬”。古代的打击乐器均悬挂于支架上,如编钟。清县: 指清妙的音乐。 ㉞ 登: 进,送上。 ㉟ 荐: 奉献,指弹琴。 ㊱ 风篁: 风吹竹林。 ㊲ 亲懿: 犹“懿亲”,至亲。 ㊳ 羁孤: 羁旅孤客。递进: 接踵而至。 ㊴ 皋禽: 鹤。闻: 传扬。《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㊵ 朔管: 羌笛,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所用的乐器。秋引: 秋天凄怆的曲调。 ㊶ 丝桐: 指琴。琴以丝为弦,以桐木作身。练: 选定。响: 指曲调。 ㊷ 音容: 指琴曲的风格。和: 指风格和谐。 ㊸ 《房露》、《阳阿》: 均为古曲名。徘徊、惆怅: 形容人们为幽怨怅惘的乐曲所感动。 ㊹ 声林: 风声作响的树林。籁: 自然的声音。 ㊺ 沦池: 泛起涟漪的池水。 ㊻ 纡轸(yū zhěn 迂诊): 深愁隐痛。 ㊼ 愬(sù 诉):同“诉”。 ㊽ 迈: 远。 ㊾ 回遑: 彷徨。 ㊿ 称: 吟唱。 〔51〕 晞(xī 希): 干。 〔52〕 晏:晚。 〔53〕 执事: 办事人员,指仆从之类。 〔54〕 献寿: 向人献礼祝寿。羞: 进献。璧: 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55〕 玉音: 优美珍贵的言辞,指王粲描写赞美月光的话。 〔56〕 复: 反复吟诵。(yì 义): 厌倦。

汉梁孝王兔园里的文人和建安时代的邺下七子,是赋史上两个引人注目的创作群体,他们的流风遗韵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庄在《月赋》中假设“初丧应(玚)、刘(桢)”的陈王曹植与王粲等人赏月吟诗的故事,正如谢惠连在《雪赋》中虚构梁孝王与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人置酒赋雪一样,表露了后代赋家对前辈的文采风流的歆羡之情。当然,更直接也是更主要的,这些虚构的人物故事起着贯穿和结构全文的作用。

在一般人的眼里,谢庄的《月赋》都被看作是一篇抒情小赋。而实际上,它是一篇叙事赋兼抒情赋。更准确地说,它是通过虚构曹植与王粲等赏月吟诗的故事情节,借以展开对月光的清丽以及沐浴在月光当中的人们的情思的描写,在叙事中透出怨遥伤远之意,使叙事与抒情二者巧妙地融合起来。这可以说是《月赋》构思布局的奇巧之处,也正是其结构形式上的特点之一。从总体上看,叙事是表,抒情是里;叙事是宾,抒情是主;叙事是骨干,而抒情是血肉;叙事是形式,而抒情是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月赋》确是一篇抒情赋。

《月赋》清雅秀美,这种风格显然适合赋中所描绘的秋月景象。另一方面,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作者所采取的特殊的视角和手法有关。《月赋》是赋史上第一篇专门写月的赋作,在此前的诗赋作品中,或局部,或全体,或片断,或通篇,描摹月夜、月色、月景的篇什已不罕见,要想出奇制胜,后来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谢庄大胆地接受了文学史提出的挑战,他在状写月光时,遗貌取神,即不拘泥于描写月的形状、月光、色彩,而着力作侧面的摹绘、景物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六句,写晴朗的地表,澄澈的天际,洞庭的微波,秋叶的零落,菊花的芬芳,流雁的哀鸣,似乎远离月的主题,实际上都为月轮升空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其中“洞庭始波,木叶微脱”二句,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语意,而笔触更见细腻。接下来数句,写皎洁的月光,所用笔法相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六句,都是从侧面或对面落笔的,用笔极力追求轻灵流丽。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赋中的第三、四两段,就会发现: 第三段写月,多穿插神话、典故以及历史传说,显得比较质实;而第四段就显得空灵多了。清人许梿评《月赋》“无一字说月,却无一字非月,清空澈骨,穆然可怀”(《六朝文絜》),主要也就是针对这一段而言的。第三段中穿插典故及神话传说,这在骈赋中是很常见的;而且,在深化月的历史背景,展示其文化意味方面,这一段也与赋的其他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在营造秋月的意境上,《月赋》的手法是相当经济而高妙的。句式以骈为主,而杂以散句,显得整齐而有变化。在词汇的使用上,尽量选择那些色彩比较柔和、声音比较浏亮、含意比较准确的字和词来造句遣词,展开细腻的描绘。例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就属于色彩比较柔和的一类;“悠悠”、“蔼蔼”等,属于声音比较浏亮的一类;“散芳”、“流哀”等,属于含意比较准确的一类。诸如此类,都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这篇赋写月神采飞动,用笔柔和细腻,风格柔美清澄,读来诗意盎然。而这种诗意,更集中体现在篇末所系的两首歌诗中。赋中系诗滥觞自《楚辞》中的乱辞,但一篇赋中系以二诗的并不多见。《月赋》中篇末的两首歌诗,一首歌咏明月,一首歌咏落月,感叹岁月流逝,再致怨遥伤远之意,情思绵邈,韵味悠永;既总结全篇,又与篇首“沉吟齐章,殷勤陈篇”相呼应,反映了此赋结构的精巧完整,并昭示南朝赋风在总体上走向诗化的大趋势。

字数:3766
程千帆,程章灿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古典文学作品《月赋》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2〕,端忧多暇〔3〕。绿苔生阁,芳尘凝榭〔4〕。悄焉疚怀〔5〕,不怡中夜〔6〕。乃清兰路〔7〕,肃桂苑〔8〕,腾吹寒山〔9〕,弭盖秋阪〔10〕。临濬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11〕。于时斜汉左界〔12〕,北陆南躔〔13〕,白露暖空〔14〕,素月流天〔15〕。沉吟齐章〔16〕,殷勤陈篇〔17〕。抽毫进牍,以命仲宣〔18〕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19〕,长自丘樊〔20〕,昧道懵学〔21〕,孤奉明恩〔22〕。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23〕,日以阳德,月以阴灵〔24〕。擅扶光于东沼〔25〕,嗣若英于西冥〔26〕。引玄兔于帝台〔27〕,集素娥于后庭〔28〕。朒脁警阙〔29〕,朏魄示冲〔30〕,顺辰通烛〔31〕,从星泽风〔32〕。增华台室,扬采轩宫〔33〕。委照而吴业昌〔34〕,沦精而汉道融〔35〕
 若夫气霁地表〔36〕,云敛天末〔37〕,洞庭始波,木叶微脱〔38〕。菊散芳于山椒〔39〕,雁流哀于江濑〔40〕。升清质之悠悠〔41〕,降澄辉之蔼蔼〔42〕。列宿掩缛〔43〕,长河韬映〔44〕,柔祇雪凝〔45〕,圆灵水镜〔46〕,连观霜缟〔47〕,周除冰净〔48〕。君王乃厌晨欢〔49〕,乐宵宴〔50〕,收妙舞〔51〕,弛清县〔52〕,去烛房〔53〕,即月殿〔54〕,芳酒登,鸣琴荐〔55〕
 若乃凉夜自凄〔56〕,风篁成韵〔57〕,亲懿莫从〔58〕,羇孤递进〔59〕。聆皋禽之夕闻〔60〕,听朔管之秋引〔61〕。于是丝桐练响〔62〕,音容选和〔63〕,徘徊《房露》,惆怅《阳阿》〔64〕。声林虚籁〔65〕,沦池灭波〔66〕。情纡轸其何托〔67〕,愬皓月而长歌〔68〕。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69〕,隔千里兮共明月〔70〕。临风叹兮将焉歇〔71〕,川路长兮不可越〔72〕。”歌响未终,馀景就毕〔73〕,满堂变容〔74〕,回遑若失〔75〕。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76〕,岁方晏兮无与归〔77〕。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78〕。”
 陈玉曰:“善。”乃命执事〔79〕,献寿羞璧〔80〕,敬佩玉音〔81〕,复之无〔82〕

 〔1〕这是一篇兼叙事、抒情、咏物为一体的小赋。文中虚构了建安二作家曹植、王粲月夜游吟的故事。描写月夜的清丽景物,抒发人生感慨,构思奇特,是六朝辞赋中的优秀作品。选文据《文选》卷十一,中华本。谢庄(公元421~466),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文学家。七岁能作文。才思敏捷,善诗赋。曾任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原有诗文四百多篇,多散佚。今存诗十余首,风格清雅。《月赋》为其传世名作。
 〔2〕陈王:即曹植,陈王是其封号。丧:丧亡。应、刘:指应瑒和刘桢,建安七子中的两位作家。这句是假设一个故事,以此引起赋的开端。
 〔3〕端忧:正在忧愁之中。端,正。暇:闲。
 〔4〕“绿苔”二句:楼阁上生了绿苔,台榭间堆积着尘埃。是说陈王无心游赏,闭门不出。
 〔5〕悄焉:忧愁的样子。疚怀:伤怀。疚,病。
 〔6〕怡:愉快。中夜:半夜。
 〔7〕清:打扫。兰路:长满兰草的路。
 〔8〕肃:清除。桂苑:长满桂树的苑囿。
 〔9〕腾吹寒山:在寒山上奏乐。腾,升起。吹,奏乐。
 〔10〕弭盖:停下车子。弭,停止。盖,车盖,指代车。阪:山坡。
 〔11〕“临濬壑”二句:是说登山临水,便觉得伤感是那样的深长悠远。濬壑(jun huo),深谷。崇岫:高峰。
 〔12〕“于时”句:此时横斜的银河在左边划出一条界线。斜汉,横斜南躔的河汉。汉,银河。左界,天空左边的界线。
 〔13〕北陆:指秋冬之际,太阳运行线已由北转南。陆:黄道线,太阳运行的路线。躔:太阳运行的方位。
 〔14〕“白露”句:白色的露气笼罩天空。暧,昏暗朦胧的样子。
 〔15〕素月流天:银白的月光流泻天宇。
 〔16〕沉吟:低吟。齐章:指《诗·齐风·东方之日》,其中有“东方之月兮”
 句。
 〔17〕殷勤:反复。陈篇:指《诗·陈风·月出》,其中有“月出皎兮”句。
 〔18〕抽毫:抽笔。进牍:送上书板。牍:古时写字用的木板。仲宣:王粲字。
 〔19〕东鄙:东方边远之地。王粲是山阳(今山东金乡县)人,山阳在魏国东方,所以称东鄙。幽介:幽贱孤介。
 〔20〕长自丘樊:长在山村野户。丘,山丘。樊,樊篱。指家庭寒微。
 〔21〕昧道懵(meng)学:不明大道,不学无术。昧,无知。懵,胡涂。
 〔22〕孤奉:白白承受。孤,同“辜”。奉,承受。明恩:明主的恩惠。
 〔23〕“臣闻”二句:我听说地合乎义,天合乎经。沉潜:指地。高明:指天。义、经:指天经地义。
 〔24〕“日以”二句:太阳具有阳的本质,月亮具有阴的精灵。
 〔25〕“擅扶光”句:是说早晨月亮让位给日光。擅,同“禅”,让位。扶光,扶桑之光,指日光。扶桑是神话中的大树,据《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东沼,即汤谷,日出之处。
 〔26〕“嗣若英”句:是说月亮在太阳落后又继续升起。嗣,继续。若英,若木之花。若木是神话中的日落之处。西冥,指昧谷,太阳所入处。
 〔27〕玄兔:玉兔,指月。神话说月中有兔,所以常用玉兔代称月亮。帝台:天台,天庭。
 〔28〕素娥:神话中窃药奔月的嫦娥,也指月。后庭:帝王的宫廷。
 〔29〕朒脁(nu tiao)警阙:意思是说月亮以它的月缺景象,警戒国君不可失德。朒,阴历月初月出现在东方。脁,阴历月末月出现在西方。阙,同“缺”。
 〔30〕朏(fei)魄示冲:是说国君看到月的初生与成形,应该谦虚自省。朏,光亮不强的初月。魄,成形明亮的月亮。冲,谦虚。
 〔31〕顺辰:月球顺着十二辰的次序运行。通:普遍。烛:照耀。
 〔32〕从星泽风:古人认为月球运行时与某些星宿相遇,就要刮风下雨。泽,雨。
 〔33〕“增华”二句:月光普照使三台星座和轩辕星座增加光彩。台室,星宿名,即三台星座。轩宫,星宿名,即轩辕星座。
 〔34〕委:投。照:指月光。吴业:指三国时东吴的基业。昌:昌盛。据说吴国孙策母亲生策时,梦见月亮入怀。后来孙策奠定了吴国基业,所以说“吴业昌”。
 〔35〕沦:沉,下落。精:指月光。汉道融:传说汉元帝皇后的母亲李氏梦见月亮入怀而生元后,所以称“汉道融”。融,和洽,顺利。
 〔36〕气霁:天晴。地表:地面。
 〔37〕敛:收敛。天末:天边。
 〔38〕“洞庭”二句:出自《楚辞·九歌》:“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洞庭湖初秋景象。
 〔39〕散芳:芳香流溢。山椒:山顶。
 〔40〕流哀:传出悲哀的叫声。濑(lai):急水流沙。
 〔41〕清质:指月亮清白的形体。悠悠:缓慢上升的样子。
 〔42〕降:降落。澄辉:清澈的月光。蔼蔼:洁白柔和的样子。
 〔43〕列宿(xiu):群星,众星。掩:掩盖。缛:繁丽的光辉。
 〔44〕长河韬映:银河因月光失却了光彩。长河,指天河。韬,隐藏。
 〔45〕柔祗(qi)雪凝: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好像凝聚着白雪一样。柔祗,地神,指大地。古人以为地道阴柔,所以称柔祗。
 〔46〕圆灵水镜:月光照得天空像水镜一样明澈。圆灵,指天。古人以为天圆地方,所以称圆灵。
 〔47〕连观:连接的楼台馆阁。观,宫观。缟(gao):白色的绢,这里是洁白的意思。
 〔48〕周除:四周的台阶。除:台阶。冰净:冰一样的洁净。
 〔49〕厌:厌倦。晨欢:指白天的欢娱。
 〔50〕宵宴:夜晚的欢宴。
 〔51〕收:罢,停息。
 〔52〕县:即“悬”(xuan),悬挂着的钟磬一类乐器,此指清妙的音乐。
 〔53〕去:离开。烛房:点着红烛的房室。
 〔54〕即:走向。月殿:月光照耀的厅堂。
 〔55〕“芳酒”二句:送上美酒,弹奏音乐。登,上。荐,进献。
 〔56〕若乃:同“若夫”,假设之词。凉夜自凄:在秋凉之夜中自我凄伤。
 〔57〕风篁成韵:风吹竹林,产生自然成韵的声响。篁,竹丛。韵,声韵。
 〔58〕亲懿:至亲好友。
 〔59〕羇孤:羇同“羁”,孤客。递进:一个接一个不断前来。
 〔60〕聆:听。皋禽:指鹤。《诗·小雅·鹤鸣》有“鹤鸣于九皋”句,所以称鹤为皋禽。
 〔61〕朔管:北方少数民族乐器。秋引:秋天凄凉的曲调。引:乐曲。
 〔62〕丝桐:指琴。琴弦用丝,琴身用桐木制成,故称丝桐。丝:一作“弦”。练响:调音。练:同“拣”,选择的意思。
 〔63〕音容:乐曲的风格。和:和缓,委婉。
 〔64〕“徘徊”二句:形容曲调的婉转怨慕。《房露》、《阳阿》,古曲名。
 〔65〕声林:响着风声的树林。虚籁:绝响。虚,灭,绝。籁,风吹孔穴所发出的声响。
 〔66〕沦池:风吹而皱起波纹的池水。灭:停息。
 〔67〕纡轸(zhen):悲痛郁结不解。纡,曲。轸,痛。
 〔68〕愬:向着。
 〔69〕迈:行。音尘:音讯。阙:空,断绝。
 〔70〕隔千里句:隔绝千里,明月却能共见。
 〔71〕临风:迎风。歇:停息。
 〔72〕川路:水路的陆路。
 〔73〕馀景就毕:月亮即将沉没。景,指月光。
 〔74〕变容:脸上失色。
 〔75〕回遑:徘徊徬徨。若失:好像丢失了什么的样子。
 〔76〕晞(xi希):干。
 〔77〕“岁方”句:岁时已晚,但没有人和我同归。方,当。晏,晚。
 〔78〕“佳期”二句:趁着美好的时光回去吧,秋天的微霜要沾湿人的衣裳
 的。
 〔79〕执事:左右侍从人员。
 〔80〕献寿:奉上酬谢的礼品。羞:同“馐”,美食。璧:玉璧。
 〔81〕敬佩:恭敬地记住。佩:带,这里是记住的意思。玉音:对王粲所作辞赋的赞美之辞。
 〔82〕复:反复吟味。(yi):厌倦。
 本篇通过虚拟曹魏时代两位著名文学家月夜吟游的故事,描写月夜清景,表现了一个普遍永恒的主题—离别之情和迟暮之感。赋中将叙事、咏物与抒情完美结合,语意含蓄,韵味隽永。特别是描写月夜景物的细腻和轻柔,最值得称道。清浦起龙说本篇写月“不多粘月,只写对月,故神远。”(《古文眉诠》)许琏则认为本赋写月“深情婉致,有味外味。”(《六朝文絜》

月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月赋

 题解
 谢庄一生体弱多病,曾自言“家世无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二,亡祖四十七,下官新岁便三十五,加以疾患如此,当复几时见圣世,就其中煎𠂇若此,实在可矜。”(《宋书·谢庄传》)因其有生命朝不保夕之感,再加上在政治方面也有挫折,所以每念及此,不胜感慨。他的文章确实不少,本传称“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但大多散佚,流传至今者不多。这篇《月赋》所表现的感情确实是深沉实在的。
 原文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是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呜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歌,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正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壁,敬佩玉音,复之无。
 译文
 曹植在好友应玚、刘桢刚刚去世的时候,忧愁深重,居多暇日。因无心游赏,致使楼阁生出绿苔,尘土布满台榭。心中忧郁悲伤,时值夜半,依然闷闷不乐,于是便打扫布满兰草的路径,清理长满桂树的苑囿。奏响音乐,弥漫寒山之上,停下车驾,徘徊在秋阪之中,面对深渊,觉得哀怨之情是如此深长,登临高峰,觉得悲伤之感又是如此悠远,时值秋季,银河倾斜至天空的左边,北陆也向南运行,白色的露气充斥空中,银色的月光流泻天宇,沉思吟味《诗经·齐风》中“东方之月”的诗句,深切习思《诗经·陈风》中“月出皎兮”的篇章。取出毛笔,送上书板,命王粲作文纪之。
 


 王粲跪拜说道:我出生于东部荒野的低微之家,成长在蓬门草户,不明大道而又不学无术,白白承受您的恩惠。我听说地合乎义,天合乎经,太阳有阳的德性,月亮有阴的精华。早晨月亮让位给日光,晚上又在太阳落山后出生。将玉兔引入帝台,把嫦娥召进后庭,看到缺月,国君应警惕自己的缺点,谦虚自省。月亮顺着十二辰的次序运行,若是遇到某些星宿的位置,便要下雨起风,月光普照,能使台室增加光华,能使轩宫发扬光彩,能使吴业昌盛,能使汉道和融。
 至于地面上雾气消散,天边上云敛初晴,洞庭湖波涛滚滚,湖边的树木刚刚落叶。山顶弥漫着菊花的芳香,江水里流荡着大雁的哀鸣。月亮那清白的形体缓缓上升,洒下一片清澈的月光略带朦胧。群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银河隐藏起明净的面容,大地像是布满了一层白雪,天空明澈如同水镜。连接的宫观像秋霜一般洁白,四周的台阶像是由冰块砌成。于是,君王厌倦了白日的欢娱,更加倍喜欢夜晚的盛宴。终止了奇妙的歌舞,放下了往日的清悬,离开了灯火通明的房间,登上了欣赏明月的大殿。下人捧上了醉人的美酒,还有那绝妙的琴曲也一同进献。
 至于在凄凉孤独的夜晚,风吹着竹林,发出一种自然成韵的音声。亲朋好友无一人在场,羁旅孤客却前后接踵。听到的是仙鹤凄厉的啼叫,还有翔管悲凉的和鸣。于是拨动琴弦,选择曲调,风格委婉,令人动情。《房露》令人徘徊不止,《阳阿》使人惆怅难宁,使得呼啸的树林绝响,使汹涌的波涛息声。感情郁结沉痛向谁倾诉,面对着一轮明月而长歌。歌词曰:美人远去啊音讯空缺,隔阻千里啊共此明月,临风叹息啊如何止歇,川路漫长啊难以跨越。
 歌声虽然未尽,月亮即将沉没。满堂客人皆变容,徘徊彷徨似若失。又称歌曰:月亮已没啊白露将干,岁时已晚啊无人和我一同归还。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回去吧,秋天的微霜要沾湿人的衣衫。
 曹植说:好。于是命令侍从的下人,捧酒祝贺,进献玉璧。并表示牢记王粲的美言,反复诵读,永不厌烦。
 赏读
 此文是赋史上第一篇专门写月的赋作。
 它通过假设曹植与王粲月夜吟游的故事,描写了月夜清丽的景色以及沐浴在月光当中的人们的种种情思,在叙事中透出怨遥伤远之意,从而使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在写作上多用侧面渲染、烘托的手法,中间又穿插神话、典故以及历史传说,更深化了月的历史背景的文化意义。句式以骈偶为主,又杂以散句,显得整齐而富有变化。全赋写月神采飞动,用笔柔和细腻,风格清雅秀美,读来诗意盎然。特别是篇末所系两诗,一咏明月,一咏落月,感叹岁月流逝,再致怨遥伤远之意,情思绵邈,韵味悠长,既总结全篇,又与篇首“沉吟齐章,殷勤陈篇”相呼应,反映了此赋结构的精巧完整,并昭示南朝赋在总体上走向诗化的趋势。

古诗文《月赋》原文|注释|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月赋

 

[南朝宋] 谢 庄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濬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11)。白露暧空(12),素月流天。沉吟齐章(13),殷勤陈篇(14)。抽毫进牍(15),以命仲宣(16)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17),长自丘樊(18)。昧道懵学(19),孤奉明恩(20)
 臣闻,沉潜既义(21),高明既经(22),日以阳德,月以阴灵(23)。擅扶光于东沼(24),嗣若英于西冥(25)。引玄兔于帝台(26),集素娥于后庭(27)。朒朓警阙(28),朏魄示冲(29)。顺辰通烛(30),从星泽风(31)。增华台室,扬采轩宫(32)。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33)
 若夫气霁地表(34),云敛天末(35),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36),雁流哀于江濑(37)。升清质之悠悠(38),降澄辉之蔼蔼(39)。列宿掩缛(40),长河韬映(41)。柔祇雪凝(42),圆灵水镜(43)。连观霜缟(44),周除冰净(45)。君王乃厌晨欢(46),乐宵宴(47),收妙舞(48),弛清悬(49),去烛房(50),即月殿(51),芳酒登(52),鸣琴荐(53)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54)。亲懿莫从(55),羁孤递进(56)。聆皋禽之夕闻(57),听朔管之秋引(58)。于是丝桐练响(59),音容选和(60)。徘徊《房露》,惆怅《阳阿》(61)。声林虚籁(62),沦池灭波(63)。情纡轸其何托(64)?诉皓月而长歌(65)
 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66),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67)?川路长兮不可越。”歌响未终,余景就毕(68);满堂变容,回遑如失(69)。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70),岁方晏兮无与归(71)。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72),献寿羞璧(73)。“敬佩玉音(74),复之无”(75)
 
 〔注释〕
 ①本篇选自《文选》。②陈王,指曹植,陈王是他的封号。“应、刘”,指应场和刘桢,二人是曹植的朋友,因死得比曹植早,故称“初丧”。③端,忧愁的样子。多暇,因忧愁而无事闲闷。④悄焉,默默地。疚怀,伤心。⑤清兰路,清扫长满兰草的路。⑥肃,整理。⑦腾吹,吹响。寒山、秋阪,都是花园中山地。⑧濬壑,深山沟。⑨崇岫(xiu袖),高山。⑩斜汉,斜横在天上的银河。左界,东方。(11)北陆,太阳在北方的行道。南躔(chan蝉),南行,即夏天过去,秋天将到。躔,行迹。(12)暧,昏暗、朦胧、笼罩。(13)齐章,指《诗经·齐风·东方之日》篇中“东方之月兮”句。(14)殷勤,吟咏沉思。陈篇,指《诗经·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憭兮”句。(15)毫,笔。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16)仲宣,王粲的字。(17)东鄙,东方偏僻地方,王粲是今山东邹城人。幽,暗。介,轻贱。(18)丘樊,山林。(19)昧,无知。懵(meng猛),糊涂。(20)孤,同“辜”。奉,奉受。(21)沉潜,指地。义,天然规则。(22)高明,指天。经,与上句“义”同。(23)“日以阳德”二句,是说日具有阳的德性,月具有阴的精华。灵,精华。(24)擅,据。扶光,扶桑之光。东沼,指汤(yang阳)谷,古代指日出处。扶桑和东沼,古代均指日出处。(25)嗣,相继。若英,若木之花。西冥,指昧谷。若英和西冥,古代均指日落处。(26)玄兔,黑兔,神话谓月中有黑兔,此指月光。帝台,皇帝的台榭。(27)素娥,指嫦娥。神话说后羿妻嫦娥窃不死药奔入月宫,月色白,故称素娥。后庭,皇帝的后宫。(28)朒(nu女去声),指阴历月初东方的弦月。朓(tiao挑),阴历月底西方的弦月。警阙,古人认为,国君看到月缺,就应警惕自己的过错。(29)朏(fei诽),月亮开始发光。魄,月光尚未盛明。冲,谦虚。示冲,古人认为,月的盈亏,是启示人们应该谦虚。(30)辰,指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时辰。顺辰,顺着十二时辰运行。烛,光照。(31)泽,雨。“从星”句,古人认为,月行遇到某一星宿就会发生气象变化,如遇到毕宿星就会下雨,遇到箕宿星就要起风。(32)台室、轩宫,均星座名。增华,增加光华。扬彩,发扬光彩。(33)委、沦,均指月光照射,照、精,均指月光。吴业昌,相传三国时东吴开创帝业的孙策出生时,其母曾梦见月亮入怀。汉道融,西汉元帝皇后出生时,其母李夫人亦梦月入怀。(34)气霁,雾气散去。地表,地面。(35)敛,收起。天末,天边。(36)山椒,山顶。(37)流哀,放声哀鸣。江濑,江边的沙滩。(38)清质,质地清洁,指月亮。(39)澄辉,清澈的月光。蔼蔼,温和的样子。(40)列宿(xiu秀),各个星宿。掩缛,掩没了光彩。(41)河,银河。映,光辉。韬映,隐没了光辉。(42)柔祇(qi其),大地。(43)圆灵,指天。(44)观,可以远望的高楼。连观(guan贯),一个接着一个的高楼。缟,白色丝绢,这里形容霜。(45)周除,周围台阶。除,台阶。(46)厌晨欢,不满足白天的欢乐。(47)乐宵宴,喜欢举行晚宴。(48)收,停止。(49)弛清悬,清脆悦耳的音乐也废弛了。悬,指挂在墙上的乐器。(50)去烛房,离开点着蜡烛的宫室。(51)即,到达。(52)登,端上。(53)鸣琴,声音悦耳的琴。荐,奉献上。(54)风篁成韵,风过竹林发出有韵律的响声。篁,竹。(55)亲懿,即懿亲,要好的亲戚。(56)羁孤,孤身羁旅在外者。递进,一个接着一个地来了。(57)聆,听。皋禽,鹤。(58)朔管,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秋引,秋天凄凉的曲调。(59)丝桐,琴。琴弦为蚕丝所制,琴身为梧桐木所制,故称。练,选择。(60)音容选和,音调选取与当时情景相和谐的乐曲。(61)徘徊、惆怅,都是哀怨的样子。《房露》、《阳阿》,都是古乐曲名。《房露》即《防露》。(62)虚,消失。籁(lai赖),天然响声。声林虚籁,风吹树林发出的天然声响此时消失了。(63)沦,波纹。沦池,满是波纹的池水,此时波纹也停息了。(64)纡,曲折。轸,痛苦。纡轸,内心痛苦,郁结不解。(65)诉皓月,对着月亮诉说。(66)迈,遥远。音尘,信息。阙,空,没有。(67)将焉歇,(这愁绪)怎么得了。(68)景,月光。就,即将。毕,完毕,落山。(69)回遑,徘徊,彷徨。(70)晞,干。(71)晏,晚,暮。(72)执事,办事人员。(73)寿,古称向人敬酒,这里取进献之意。羞璧,美食和玉璧。(74)佩,此处意为铭记。玉音,对别人言词的美称,此指王粲的话。(75)复之,把它反复诵读。(yi亦),厌烦。
 
 〔分析〕
 《月赋》是一篇带叙事成分的抒情骈赋。作者虚拟曹魏时期,曹植、王粲两位文学家月夜游赏对话的故事,抒写了明月之夜,君王的宴饮,羁客的愁思和情人念远的情景。
 赋文分五段。第一段从“陈王初丧应、刘”,到“以命仲宣”,写陈王曹植月夜“怨遥”“伤远”,命王粲作赋。“仲宣”,指王粲,“应、刘”指应场、刘桢。这三人都属建安七子,都是曹植的诗友。应、刘同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大瘟疫。赋文一开始,便把读者带到一个静谧、清虚的明月之夜。陈王曹植因“应、刘”初丧而终日忧伤,无心视事,闷闷不乐直至深夜。为排遣忧伤,他使人清扫花径,整理林苑,带着琴笛,坐着宫车来到“白露暧空,素月流天”的“桂苑”,吹奏乐曲,吟咏诗歌,登高念远,以寄托情思。因其“端忧”“疚怀”,疏于问事,故“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写曹植夜游林苑,景境清幽,情思哀惋,又特具贵公子气度。
 接着第二段由人及月,从“仲宣跪而称曰”到“沦精而汉道融”,以古代有关月亮的传说,阐明“月以阴灵”之道。“沉潜”,指地,“高明”,谓天。文章从天经地义,日德月灵等高远处落笔,写月亮与天时、人事的关系。当太阳东起西落之后,月亮便继之而出现。它诱导着人们改过从善,现身说法,循循善诱。以自己的盈亏圆缺作示范,启示人们要正视自身的缺点,遇事要谦逊而不要自满。这里,月亮是一个可敬可爱的导师。月亮关注着人间要人的降生和帝业的昌盛。西汉的王政君和东汉末年的孙策,这两人的出生,其母都曾梦月入怀。王政君后来嫁给汉元帝为皇后,生汉成帝,故云“汉道融”。孙策是三国时东吴国的开创者,故谓“吴业昌”。这样,月亮又成了人间某一时期的政道帝业的间接缔造者。此外,月亮还关系着天时风云的变化,它顺着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运行,以其光辉普照大地。遇到某一星座,便会起风或下雨。因此,它又决定着万物生长所依赖的风调雨顺。是农业丰收的保护者。
 总之,在谢庄笔下,月亮已是一尊伟大、崇高、慈祥而神奇的形象。它处处示人以福,惠人以德,规人以善,而从不降人以祸。因此,它赢得了在下的人们对它的崇敬和仰慕。
 第三段进入赋文题要,从“若夫气霁地表”,到“鸣琴荐”,写月光的美妙明洁和君王的赏月。文人与月色,几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历来文人对月亮多所涉笔,但如何成趣,则各有其妙。谢庄此处写月,别是一种手法。他不是直接写其貌,描摹月亮如何像一块铜镜,像一块冰,冷冷地挂在天空。而是舍其貌而求其神,避实即虚,写明月之下的环境、景象和气氛,来烘托月亮的形象和月下的人。“若夫气霁地表”以下十四句,写月亮升起时的景象。粗读此节,无一字写月,细味则无一字不是写月。读后,我们仿佛进入了这样一个境界:一个雨后的秋夜,天上万里无云,轻风拂面,水上微波涟漪,岸边秋雁哀鸣,山间菊花盛放,木叶飘零。东方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清质”,指月亮,“澄辉”,指月光。片刻,整个宇宙焕然异彩,群星、银河为之逊色。天空晶莹明净,光色如洗。广袤的大地犹如“雪凝”,宫殿屋宇一派霜白,庭院台阶玉洁冰清。“柔祇”,指大地。“圆灵”,谓高天。月夜,是这样的优美宁静而生机盎然。月亮是这样的鲜明、清朗而圣洁。人处其境,恍如置身广寒仙界,景色确实恋人。故下文顺势写人的赏月,便显得自然而情真:
 在这广阔无际的月夜,人事繁盛,选写什么样的人好呢?作者选择了两种人:一是君王,一是游子。君王与游子,二者的地位境遇,生活情趣都是截然不同的,因而,同是一样明月,在他们两者眼里,美的体验与效果是迥然大异的。月光照进君王的宫殿,君王立刻为月所动而罢去欢乐的宴会,收起美妙的歌舞,废弛悦耳的音乐,走出烛光辉煌的宫室,来到这洒满月光的殿宇,重新排开酒宴,奏起音乐,边赏月,边饮酒、边抚琴,陶醉在明丽溶溶,清辉可掬的月色之中。君王享用的宴会应是“玉盘珍羞值万钱”。君王享用的歌舞、音乐、烛光,自是人间极品。然而,当月光出现时,这一切极品便都相形见绌,被君王废弃。或者说:只有在这月光之下,某些人间极品才稍见自身价值。因更见出,照临大地,照临宫室的月色,是人间一切所无与伦比的。
 君王见到月色是如此为之迷恋陶醉,而月色对君王自是剪彩作锦。然而,游子面对月色又怎样呢?下文第四段从“若乃凉夜自凄”到“诉皓月而长歌”,是写游子对月。月光照进羁旅异乡游子的窗户,游子面对月色则是“无限凄凉怀故土,万里归心对月明”,其心境与君王形成鲜明的对照。“凉夜自凄”四字,写尽寒秋深夜,遥羁异乡游子的无限凄凉孤寂之意。高秋的月色,给大自然造就了如此品类繁盛的美好景色,在游子心目中,却简直是惨不忍睹,凄不堪闻。窗外风吹修竹,野外沼泽处的鹤鸣,远方羌笛悠悠,传来边塞的秋声,这异乡情调已足催人肠断,更想到:当日故乡觥筹交错的亲友,红巾翠袖的倩侣,于今遥隔千里,音尘断绝。眼前虽见人来客往,而他们与自己也都是同境相怜的羁客,彼此动问,则倍增凄楚。此情此境,任凭月光再好,景色再佳,也只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景色愈佳而心境愈悲罢了。为排遣身在异乡,见月伤心的凄情,借助琴弦弹奏些《房露》、《阳阿》古曲,一诉抑郁衷肠,无奈古曲情调徘徊惆怅,曲终令人倍增凄楚。
 赋末以游子“长歌”作结。歌二首,前首月犹在天,歌辞写情人对月怀远。佳人远隔千里,音尘断绝,只能共看明月以寄同心,格调慷慨。后一首月已西坠,“满堂变容,回遑如失。”歌辞写月没岁暮,佳人不遇,唯愿早回故乡。“无与归”,实指佳人未遇。“佳期”,即归期。歌辞格调慷慨而悲凉。
 赋体文学为汉代文学正宗。汉人写赋多以模仿为能,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大赋家,扬、班、张等都以后人模仿前人而闻名。此风下延,南朝谢惠连写《雪赋》。谢庄则模仿《雪赋》写了这篇《月赋》,却是后来居上。《雪赋》以正面写雪为主,拟雪追求貌似,因而难见文彩。《月赋》则从侧面写月以追求神似。多用比拟以烘托月色。文辞清丽,景象鲜明。第三段写月尤为精彩。清浦起龙《古文眉诠》说:《月赋》“不多粘月,只写对月,故神远。《雪赋》易貌,《月赋》难规,形于魄殊辙也。”此评深中肯綮。

 〔评说〕
 孟棨《本事诗》:“宋武帝曾吟谢庄《月赋》,称叹良久,谓颜延之曰:‘希逸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昔陈王何足尚邪!’”
 何焯《义门读书记》:“前写月之故实,次入即景之语,后言兴感之情。大意全在二歌,由始升以及既没,前后自相照应。先伤其远,次望其还,托意美人,亦怀贤念友之意。”
 许梿《六朝文絜》:“此赋借陈王、仲宣立局,与小谢《雪赋》同意。兹刻遗《雪》取《月》者,以《雪》描写著迹,《月》则意趣洒然。所谓写神则生,写貌则死。以二歌总结全局,与怨遥伤远相应,深情婉致,有味外味。后人摹拟便落套,觉厌矣。”
月赋

月赋

敦煌赋之一。作者佚名。见P.2555卷的《敦煌唐人诗文选集》之后,首题《月赋》。现存24行。此赋是借写月而抒离情。作品主人公患病独卧,见一轮皎月 “光浮万里关河外”。月夜清辉,新秋寒蝉,不禁使他触景生情,感慨万端。最后又以自己与月相比: “所恨不如台上月,徘徊常能列(到)卿前。”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即景抒情。离情别意,淡淡说来,却耐人寻味。

☚ 丑妇赋   子灵赋 ☛
月赋

月赋

敦煌赋之一。作者佚名。见P.2555卷的《敦煌唐人诗文选集》之后,首题《月赋》。现存24行。此赋是借写月而抒离情。作品主人公患病独卧,见一轮皎月 “光浮万里关河外”。月夜清辉,新秋寒蝉,不禁使他触景生情,感慨万端。最后又以自己与月相比: “所恨不如台上月,徘徊常能列(到)卿前。”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即景抒情。离情别意,淡淡说来,却耐人寻味。

☚ 丑妇赋   子灵赋 ☛
月赋

月赋

明董其昌书,小楷,纸本。初为清乾隆内府收藏,后由清高宗弘历赐与成亲王永理,又由永理送锦亿。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董其昌小楷书谢庄《月赋》全文,共二十八行,后行书自识两段。此卷书从褚字出,简劲自然,骨骼停匀,清迥拔俗,用笔不及赵孟頫丰润,圭角分明,显得瘦劲飘逸,别有一种风神。《月赋》为董其昌给其幼子所书,书后自识可为其习字经验之谈: “小楷书不易工。……余稍吴兴而出入子敬,同能不如独胜,余于吴兴足矣。”“余少时为小楷,刻画世所传《黄庭经》、《东方赞》,后见晋唐人真迹,乃知古人用笔之妙,殊非石本所能传。” 董其昌 (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 (今上海松江)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明末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书由唐人上溯魏晋,遍观名家手迹,揣摩于心,然后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章法特点,笔势飘逸,善用裹锋,常带渴笔,笔韵细腻而丰富。用墨较淡,枯润相间,显得清雅萧散。字体右高左低,斜倚为正,富有动感。他将章法、结体、笔法、墨韵浑然结成一气,体现了秀逸而典雅的风度,秀逸而不寒俭,典雅而不华奢,在明末书坛独树一帜。以致“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明史·文苑传》)。董其昌墨迹较多,传世精品分别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收藏。

☚ 古诗十九首   豳风·七月轴 ☛
月赋

《月赋》

南朝·宋谢庄撰。《月赋》与谢惠连《雪赋》同为物色赋名篇。《月赋》的格局也与《雪赋》相似,它假设陈王曹植与王粲为主客,叙写月夜景色与情思。赋中对明月本身着墨不多,但月色之美却借描绘清幽洁静的月下秋景烘托出来。赋末系以歌辞,因明月而思美人,情致隽永,韵味深长。《月赋》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对后世抒情诗赋有其积极的影响。

☚ 登大雷岸与妹书   北山移文 ☛

《月赋》yue fu

Rhapsody of the Moon→谢庄 (Xie Zhua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