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
【集校】: 洪兴祖: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 。 黄省曾: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刘师培:慧琳《音义》三十四引作“临极也渊子汪洋”。“子”即“兮”讹。 “也”字衍。 “极”字,或非讹字。 。【集释】: 王逸:瞻望大川,广无极也。 回视乔木,与山薄也。 徐仁甫:忽荒,本作“荒忽”,因协韵而倒。《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洪兴祖《补注》:“荒忽,不分明之皃。 ”顾林不分明,与临渊觉汪洋,以见山之高、川之大也。 汤炳正:汪洋,水势浩渺无极。忽荒,浩茫不清貌。 贾谊《鹏鸟赋》“寥廓忽荒”注:“元气未分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