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曾格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曾格案

“曾格案”

18世纪初,美国人曾格因被指控犯有诽谤罪被捕后,美国人民以此为由头掀起争取新闻自由的重要斗争。1735年,印刷商曾格在他办的《纽约每周新闻》上批评纽约州总督,因此以诽谤罪被捕。年近80的著名律师汉密尔顿挺身而出为曾格辩护。曾格被陪审团释放。汉密尔顿的辩护词指出:“这种做法(指迫害报人)是政府干的,意在剥夺人民对那些独断专行的企图提出抗议和控诉的权利。他们统治下的人民受到压迫和伤害,才发出呐喊和控诉。然后他们又将人民的控诉作为新的压迫和起诉的根据。”辩护词提出两个原则:一是对指责诽谤的真伪要提出证据,二是陪审团有权判定出版物是否诽谤或蛊惑人心。这两项原则后来被美国制定的诽谤法案所采纳,这一案件对美国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作用非常重大。

☚ 俾斯麦出版令   不读赫斯特运动 ☛
曾格案

“曾格案”

美国人曾格因被指控犯有诽谤罪被捕后,美国人民以此为由头进行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次重要的斗争。1735年,印刷商曾格(John P. Zenger)在他办的《纽约每周新闻》上批评纽约州总督,因此以诽谤罪被捕。年近80的著名律师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挺身而出为曾格辩护。曾格被陪审团释放。汉密尔顿的辩护词指出:“这种做法(指迫害报人)是政府干的,意在剥夺人民对那些独断专行的企图提出抗议和控诉的权利。他们统治下的人民受到压迫和伤害,才发出呐喊和控诉。然后他们又将人民的控诉作为新的压迫和起诉的根据。”辩护词提出两个原则:一是对指认诽谤的真伪要提出证据;二是陪审团有权判定出版物是否诽谤或蛊惑人心。这两项原则后来被美国制定的诽谤法案所采纳。这一案件对美国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作用非常重大。

☚ 曾格   谗谤律 ☛

曾格案

北美纽约殖民地议会压制出版自由的案件。1733年11月,曾格出版的《纽约周刊》登载抨击英国总督的文章,遂被纽约殖民地议会指控为“捏造事实”和“恶意诽谤”而被捕。费城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义务为曾格辩护。1735年8月4日开庭审理,经申诉,最后曾格赢得“宣告无罪”的判决。此案成为美国“出版自由”的重要里程碑。曾格于1736年发表的有关受审的文章,成为十八世纪英、美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