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扎染古代曹州(今山东菏泽地区)的传统民间染色工艺。古称“绞缬”、“扎缬”。相传创始于公元前,唐宋时期极为兴盛。其染色工艺是在织物上用线和绳缝、扎、捆、结、扎花后进行染色。流行于民间的技法是把白布、生绢缬、扎成花纹图案后染成黑色和靛蓝,经日晒后,除去原先的缬结,黑或蓝布上便露出白色的花纹及图案。现在技术人员和老艺人发展了多种技法和染色方式,利用扎缝时强弱、宽窄等差异,染出了多色花样和图案,包括纹路类、写意类、图案类、散花类。染色中的色彩渗透的晕色效果,更为古老的扎染增添了色彩。菏泽印染厂生产的扎染中高档服装和室内装饰面料,以其色彩多样,抽象朦胧,典雅大方而畅销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