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冷泉1901.10—1980.11.30
原名曹赞卿,字向辰、襄忱。笔名有冷泉、冷翁、公羽等。安徽颍上人。1925年在南京东南大学上学。以后曾参加太和暴动、茅山起义、策动吉鸿昌起义、领导西安师范进步学生运动等斗争。建国后任民盟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师大教授等。1929年左右开始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新诗集《落英》(西安日报社1932年版)。此外还作了《上帝死了》、《哀痛的呼喊》、《忆江南》、《夏之焰》等众多诗篇,散见于陕西《中山日报》、《西北文化日报》、《革命军人朝报》、《西安画报》、《新陕西》、《唤起》等报刊。其他作品还有:《陕西近代人物小志》(1945年)、《文学教学法》,以及待刊论著《屈原传评》、《司空图诗品通释》、《文学概论》、《文心雕龙浅释》、《孙子兵法注释》等。
曹冷泉1901~1980
原名曹赞卿,字襄忱。1918年考入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曾组织学生会和颍上旅外学生会。1923年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5年参加“五卅”大罢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南大学党组织负责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任命为中共南京市临时领导小组成员,并与宋绮云等人成立中共南京清凉山小组。1928年秋参加阜阳“四九”起义和江苏茅山起义,后去西安。1929年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宣传部秘书,被选为“西安各界讨蒋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办《讨蒋战报》、《唤起月刊》、《渭潮》月刊,任陕西《中山日报》社社长。1931年夏赴河南潢川,参与策动吉鸿昌起义,并主办《青白报》。又协助宋绮云办《西北文化报》,任编辑兼任西安师范教师、新加坡《星洲日报》国内特约记者。曾主办《电影与文艺》周刊。建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校委委员,安徽省文联常委,陕西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民盟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政府第三、四届委员等。著有《落英》、《陕西近代人物小志》、《刘古愚的哲学思想体系》、《文学教学法》、《爱国诗人屈复评传》、《诗品通释》、《文心雕龙浅注》、 《孙子兵法注》、 《关学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