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曲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曲子 曲子兴盛于隋唐五代的一种艺术歌曲。它同南北朝以前的歌曲(相和歌、清商歌曲等)有别,是一种曲体比较规范、节奏比较鲜明的歌曲,属于燕乐范畴。它同民间谣歌有别,是一种经过艺人加工、使用乐器伴奏的歌曲。它同大曲、法曲等有别,是歌曲而不是单纯器乐曲或舞曲,并且是最小的一种自为起迄的音乐作品单位。曲子来自民间歌谣,一般经过长期的流传和选择。由于同西域节奏乐器(如拍板)相配合,或由于同民间歌场的踏歌相配合,它具有曲体规范、节奏鲜明的特点,因而常用依调填词(因声度词)的方式进行曲辞创作。曲子的另一方面来源是大曲摘遍,即把大曲的歌唱部分摘出来进行独立演唱,因此曲子可以看作大曲的组成部分,许多大曲均有同名小曲。 ☚ 大曲 琴曲 ☛ 曲子 曲子词的异名。参见“曲子词”条。 ☚ 曲 曲词 ☛ ![]() ![]() ![]() ![]() ![]() ![]() 曲子(一)qūzi (二)qǔzi(一)qūzi 〈名〉酿酒或制酱时,用以引起发酵的块状物。 曲子qǔ·zi❶戏曲:“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黛玉)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二三·526)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的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五四·1272) 曲子 曲子即“西府曲子”,详见该条。 ☚ 西府曲子 曲子戏 ☛ 曲子乐曲,歌曲。花蕊夫人《宫词》之十二:“御制新翻~成,六宫才唱未知名。” 歌曲 歌曲歌(~本;~谣;乐歌;山~;儿~;渔~;牧~;军~;国~) 曲(曲子;曲调;戏~;小~;名~;组~;选~) 讴 乐风 阕勾 另见:音乐 歌词 表演 唱歌 演奏 ☚ 歌曲 各种歌曲 ☛ 曲子 018 曲子继六朝清商乐之后兴起的一种歌体形式。宋·王灼《碧鸡漫志》称:“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今存唐、五代曲子,发现于敦煌石窟者,称“敦煌曲子”。内有曲子词约590首,所涉词调80曲左右。这些歌词,有单段的;有多段反复共用一曲的;也有若干段成套联唱的。有的带邦腔,有的用引子。其句式结构,除五、七言整齐句式外,多为长短句,可以看出,中唐以后曲子音乐向两宋词体歌曲发展的趋势。王维(701—761)所作,流行于唐宋间的《阳关曲》(即今《阳关三叠》)应是这种过渡形式的一首杰作。 ☚ 西曲 时调小曲 ☛ 曲子 曲子quzi民间小曲令。流行于武功等地。旧时曲子演唱在当地一直很活跃,民间能演唱的艺人很多。乐器一般是三弦、胡琴、笛子、四页瓦之类。明代中叶,状元康海(武功人)政坛失意后,在戏曲创作方面著作颇丰,堪称大家。北曲以康海、王九思为中心,独占曲坛的宗匠位置约半个世纪以上,人称“曲中苏(轼)、辛(弃疾)”。康海一生共创作小令250首,南北曲套数41首,收入《沜东乐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敬一在武功县衙当收科经承,会念唱曲子,曾将流行于武功一带曲子加以搜集、整理,编成《羽衣新谱》,广为流传。 ☚ 过满月 吊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