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朱门酒肉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朱门酒肉臭

臭: 指味道。臭读“xiù”,不能念成“chòu”。“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载冬月去奉先探家时所作。诗人中夜出发,凌晨经过骊山,当时唐明皇、杨贵妃等正寻欢作乐,大摆宴席,而路途上却有冻饿而死的穷人,鲜明的对比,使诗人忧国忧民,怒火中烧,写下了震撼人心的名句。

这里的“臭”应理解为溢香、飘香或发出香气。理由是:“臭”字的本义是“气通于鼻皆曰臭,无香秽之别”,如《易经·系辞上》中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明兰花的香味是有鼻共享的。《易经》中还注明:“臭”为气味,属名词,非形容词。

“臭”读音同“嗅”(xiù)。“臭”字的内涵到何时发生了变化,尚不得而知。明代大诗人叶敬平拜访友人,写道“未进君家舍,先闻酒肉臭”,即是叙述他去为朋友祝寿,未进其家,却已先在路上闻到了美酒佳肴的香气。

然而,杜甫的这一名句,往往被人们解释成:“富贵人家的酒和肉都在发臭,但路上却有因受冻挨饿而死的白骨。”其实,这一解释是不妥的,这里尚有两个简单的事实被忽略。其一,要说肉臭尚可勉强,但酒人们熟知是愈陈愈香,不会发臭的;其二,诗人写的是寒冬季节的事,所以才有“路有冻死骨”之说,北方的数九寒冬,肉是不会发臭的。

朱门酒肉臭zhūmén jiǔ ròu xiù

臭: 指味道。臭读“xiù”,不能念成“chòu”。“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载冬月去奉先探家时所作。诗人中夜出发,凌晨经过骊山,当时唐明皇、杨贵妃等正寻欢作乐,大摆宴席,而路途上却有冻饿而死的穷人,鲜明的对比,使诗人忧国忧民,怒火中烧,写下了震撼人心的名句。
这里的“臭”应理解为溢香、飘香或发出香气。理由是:“臭”字的本义是“气通于鼻皆曰臭,无香秽之别”,如《易经·系辞上》中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明兰花的香味是有鼻共享的。《易经》中还注明:“臭”为气味,属名词,非形容词。
“臭”读音同“嗅”(xiù)。“臭”字的内涵到何时发生了变化,尚不得而知。明代大诗人叶敬平拜访友人,写道“未进君家舍,先闻酒肉臭”,即是叙述他去为朋友祝寿,未进其家,却已先在路上闻到了美酒佳肴的香气。
然而,杜甫的这一名句,往往被人们解释成:“富贵人家的酒和肉都在发臭,但路上却有因受冻挨饿而死的白骨。”其实,这一解释是不妥的,这里尚有两个简单的事实被忽略。其一,要说肉臭尚可勉强,但酒人们熟知是愈陈愈香,不会发臭的;其二,诗人写的是寒冬季节的事,所以才有“路有冻死骨”之说,北方的数九寒冬,肉是不会发臭的。

朱门酒肉臭zhu men jiu rouchou

朱门:红漆大门,指富贵人家。富贵人家有吃不尽的酒肉。原指有钱人家奢侈浪费。后常用以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语本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路有冻死骨。”

3MS2【朱门酒肉臭】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

唐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形容富贵人家吃不尽的酒肉,花天酒地的奢华生活。常与“路有冻死骨”连用,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朱门:指富豪之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