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景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景山梁琦,字企韩,号景山,清人,先世西域人,居江宁,再迁安徽芜湖。精医理,工山水,兼写真。 景山jǐng shān(字)翁甫,宋代人,宝庆进士。 景山jǐng shān(字)徐邈,三国魏国人,官尚书郎。 景山jǐng shān(字)句涛,宋代人,累官史馆修撰。 景山jǐng shān(字)王开祖,宋代学者,学者称儒志先生。 景山jǐng shān(字)张𥁕之,宋代人,第进士。 景山jǐng shān(字)陆亘,唐代人,曾任浙东观察使。 景山jǐng shān(字)马元方,宋代人,淳化进士。 景山jǐng shān(字)马玉昆,清代人,为提督。 景山jǐng shān(字)韩恒,前燕人,为谘议参军。 景山jǐng shān(字)谢伯景,宋代诗人。 景山jǐng shān(字)许逖,宋代人,官至司封员外郎。 景山jǐng shān(字)孙弈,宋代人,皇祐进士。 景山jǐng shān(字)李孝寿,宋代人,官龙图阁学士。 景山jǐng shān(字)李京,自号鸠巢,元代人,官至乌撒乌蒙道宣尉副使。 景山jǐng shān(字)胡天作,金代人,累功为管州刺史。 景山jǐng shān(字)杨巨源,唐代人,贞元进士,累拜国司业。 景山jǐng shān(字)张岱,南齐人,任吴兴太守。 景山jǐng shān(字)魏岑,南唐人,累拜枢密副使。 景山jǐng shān(字)百里嵩,汉代人,为徐州刺史。 景山jǐng shān(字)完颜合达,又名完颜瞻,金代大将。 景山jǐng shān(字)吴申,宋代皇祐进士,为御史。 景山jǐng shān(字)见巨山。 景山jǐng shān(字)张峤,宋代人,为御史中丞。 景山大山。傳毅《七激》:“陟景山兮採芳苓。” 方凤1241—1322字韶卿,一字景山。浦江(今浙江义乌县)人。南宋诗人。“月泉吟社”的主要作家之一。屡试不第,后特授容州文学。宋亡不仕,隐居仙华山。著有《存雅堂遗稿》五卷,及《物异考》等。 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贞元五年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历官秘书郎、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后召为国子司业。长庆四年自请解职还乡,诏授河中少尹,食禄终身。原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百五十八首,编为一卷。 景山 景山❶山名,位于商都附近。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境内。《商颂·殷武》六章: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毛 《传》:“丸丸,易直也。”郑 《笺》: “开景山抡材木,取松柏易直者,断而迁之。”朱熹《集传》:“景,山名,商所都也。”陈奂《传疏》: “考今河南偃师县有缑氏城,县南二十里有景山,即此诗之景山也。” ☚ 彭 程伯休父 ☛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衆山 > 景山 景山 jǐngshān 大山。《詩·鄘風·定之方中》:“望楚與堂,景山與京。”毛傳:“景山,大山。”晉·成公綏《嘯賦》:“若乃遊崇崗,陵景山,臨巖側,望流川。”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陵園 > 景山 景山 jǐngshān 指高大的墳陵。《文選·任昉〈爲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瞻彼景山,徒然望慕。”李善注:“景山,謂墳也。” 景山中国北京古园林。位于北京城中心(116°22′E,39°55′N)故宫博物院北。海拔高程88m,中峰高43m,北京城内最高点。为明永乐年间(1403)营建北京宫殿时堆筑而成,占地23 hm2,山有五峰,清乾隆十六年(1751)在五峰顶上增建5亭,中峰亭名万春亭,为重檐3层方亭,面积为17.01 m×17.01 m。左右两亭名周赏亭、富览亭,为八角形,直径10.41 m,再两边两亭名观妙亭、辑芳亭,为圆形,直径10m。清乾隆十四年(1749)在山北建寿皇殿。景山是明清两代皇家“禁苑”。游人站在中峰中亭上,可观光北京正南正北排列在7.5km长的中轴线上的名胜古迹:向南有神武门、坤宁宫、乾清宫、保和殿、太和殿、天安门、前门、永定门等8座古建筑胜景;向北可观鼓楼、钟楼两大名楼。早在1368年前,元代大都城内有一座土丘,名青山。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为建宫殿及修整河湖等,将挖出的土堆放其上,称万岁山;又因皇宫在山下堆煤炭,俗称煤山。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部攻入北京,在农历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祯帝在煤山东麓的槐树上自缢身亡。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改名为景山。景山南门内有绮望楼,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山北有寿皇殿是供奉皇帝祖先像的地方,现为北京市少年宫。原5亭内供有铜佛5尊,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尊被毁、4尊被掠走。1949年后景山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景山 景山明清御苑。在北京紫禁城北城神武门之北,皇城中轴线上,是明代北京城的几何中心,全城最高点。占地22公顷,山高20余丈,周垣2里,山旁翼以短垣,接东西围墙。有小门二,东曰山左里门,西曰山右里门。元大都时这里是大内北部正中的大殿延春阁旧址。明永乐营建北京城时,将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在紫禁城正北方堆起了一座土山,取名万岁山,又名镇山 (意在压胜前朝,稳固本朝)、煤山 (相传山下皆聚石炭,以备不虞之用,故名煤山)。山虽人工堆筑,但五峰并峙,却也秀若天成。山坡上林木荫翳,古松曲虬,山下芳草茵茵,鹤鹿成群,乃取“松鹤延寿”之意。崇祯十七年 (1644)农历三月十九日拂晓,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农民军攻进北京时,仓惶逃出皇宫,吊死在煤山一棵槐树下。清顺治十二年(1655) 将万岁山改名景山。乾隆十六年 (1751),又在五峰上分建万春、周赏、富览、观妙、辑芳五亭,依山势对称排列,万春亭居中,建于中峰最高处。五亭周围古柏参天,似紫禁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山前有绮望楼,楼三楹,建筑华美。倚楼仰望景山,一片青葱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五亭中原有铜佛像,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盗走四尊,毁坏一尊。景山北面还建有寿皇殿,乾隆时改建,内奉清历代帝后像,正殿九间,左右配殿、神橱、神库、井亭俱全。寿皇殿东,又有永思殿,为清代帝后停灵的地方。再东还有观德殿等。 ☚ 慈宁宫花园 明清太液池 ☛ 景山 景山位于故宫神武门之北。元代名青山,明代营建故宫时又将挖掘护城河的泥土堆积其上,改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成为紫禁城之镇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为今名。高43米,面积345亩,山峰筑亭五座,清乾隆十六年(1751)建,万春亭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周赏亭、富览亭均为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观妙亭、辑芳亭均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南麓有绮望楼,原为供奉孔子牌位处。北麓有寿皇殿,大殿九间,左右有配殿、神厨、神库等,清乾隆十四年(1749)仿太庙建,供奉皇室祖先影像。明清为禁苑。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思宗朱由检自缢于此。现辟为公园。 ☚ 玉瓮 中南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