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普罗塔哥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普罗塔哥拉前485—前411Protagoras

古希腊智者派(又译为诡辩派)哲学家。色雷斯的阿布德拉人。曾周游希腊各地,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到雅典,颇受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器重,受命拟定公元前444年所设殖民地休里艾的法规,并移往该地。后又回雅典,在去西西里岛途中覆舟而死。他以“人是万物之灵”的命题而出名。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和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把个人的感觉当作判断任何事物真假、是非的标准。但又承认“流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观方面,认为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是人们约定的,其约束力只是相对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对神的存在也曾提出怀疑。著有《论神》、《论真理》等,现仅存若干断片。

普罗塔哥拉前481—约前411Protagoras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智者学派创始人。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变化,但过分强调个人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把感觉的相对性夸大成为绝对,断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认为道德、法律、政体等是人为约定而成,非神意所创造。对神的存在,提出了怀疑。主张人人都可受教育,通过运用自己的秉赋和学习,成为有教养的人。著作有《论真理》、《论神》等,现留下只有三个残章。参见“伦理学”中的“普罗塔戈拉”。


普罗塔哥拉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认为道德是人约定而成,因而是相对的;注重道德的教育作用。所写《论神》、《论真理》已散失,柏拉图的《普罗塔哥拉篇》记载了他的伦理思想。参见“哲学”中的“普罗塔哥拉”。

普罗塔哥拉

普罗塔哥拉约公元前481—前411Protagoras

古希腊早期智者派哲学家,奴隶主民主派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色雷斯的阿布德拉人。长期活动在雅典。曾经参加南意大利城邦图里翁制定法律的工作。他认为奴隶民主制是最好的国家制度。因为他拥护雅典民主派领袖柏利克里,被其政敌控为不信神,著作被烧毁,本人被逐出雅典,在去西西里的海途中淹死。著有《真理或毁灭性的言论》、《伟大的话》、《论神》等,均失传。
普罗塔哥拉在哲学上继承赫拉克利特等人的唯物主义传统,承认客观世界,认为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万物都由运动变化和相互混合而产生。
在认识论上,他是个感觉论者,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但他又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他的一句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38页)这一命题虽然带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却有反对神、强调人的进步意义。他以怀疑论反对宗教观念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同上)。
在社会政治观点上,他主张“约定论”,认为道德法律不是神意产生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们“约定”的。当它们对人有好处时,就能存在;否则就没有理由存在,应该用新的道德法律代替它们。

☚ 智者   高尔吉亚 ☛
普罗塔哥拉

普罗塔哥拉前481—约前411Protagoras

古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生于阿布德拉城,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辩论知识。受赫拉克利特万物流变思想的影响,认为变动不居的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万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提出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重视道德教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这一思想具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 高尔吉亚   苏格拉底 ☛
000006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