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光寺大雄宝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光寺大雄宝殿 普光寺大雄宝殿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解放东路。普光寺又名普光禅寺、白羊古刹,系一处由普光寺、文庙、武庙、城隍庙、嵩梁书院等组成,释、道、儒同居一地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 (1413)。清雍正十一年(1733) 至光绪十七年 (1891) 多次修葺。后部分被毁。1984—1988年全面维修。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11601平方米,建筑面积7377平方米。普光寺居大院西部,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头山门、二山门、钟鼓亭、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阁。建筑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设计精巧,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技术精湛。寺内有盘龙柱、风扫地、月点灯、水火二池、龙眼井五大奇观,尤以各殿堂“柱曲梁弯屋不斜”堪称一绝。大雄宝殿创于明,经清代历朝重修,尚保存有明代做法。五间阔26.5米,四间深12米,单檐歇山顶,前后廊,内减中柱,十分开敞。金柱间五架梁,梁高0.51米,宽0.35米,童柱下置角背,脊柱呈八边形,每步2米。金柱径0.45米,檐柱径0.37米。额枋断面高厚比近2∶1,出头下斜砌云纹,平板枋较窄厚,亦出头。斗拱五踩重拱出双昂,柱头科稍增大。平身科明间及次间四攒,梢间三攒。内有井格天花,彩绘花卉飞禽,格扇雕饰多样。殿后以过亭与罗汉堂相接,形成“工” 字形平面,系元代建筑做法,为湖南所罕见。连接处有水火二池。水池、火池仅距数尺,地位高低相等,水池四时不涸,火池则终年无水。罗汉堂也始建于明,经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建,五间阔15.8米,深10米。明间突起二层歇山楼阁,中开八角形井洞,可仰视顶楼佛像,但不可登。堂内金柱粗大,有呈梭柱者,用材不一,构件多利用自然弯曲材料。两翼单层硬山弓墙,前后檐均有斗拱,后檐明间紧贴圆音阁,重檐歇山与前部歇山勾搭,形成复杂而灵巧的造型。 ☚ 宁乡密印寺 高贞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