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晏殊《破阵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晏殊《破阵子》

《破阵子》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注释】 ①小会:短暂的聚会。把:执;持。金尊:酒杯的美称。②蛮笺:四川产的彩色笺纸。

【译文】 又是燕儿翩然南归的时节,昨夜高楼外吹着萧瑟的秋风。只盼望在人间能求得短暂的相会,不要总是重逢于虚幻的梦中。在绽满金黄色花瓣的菊丛边,让我们高举酒怀,庆贺这难得的相逢。欣赏着悠扬的歌声,看娇艳的面孔,还似桃花般粉红。斜阳的余辉穿过帘幕,微微的凉意,悄悄地侵袭着梧桐。心中有多少说不尽的话儿,尽情写在彩笺曲调中。这绵绵不尽的情思啊,如丝如缕,千重万重。

【总案】 词写与情人欢会的情景。笔调疏朗,淡雅,不涉浓艳,抒情含蓄,温厚,与一般的艳情之作相比,自有一种高雅脱俗的风度。


唐宋词之晏殊《破阵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晏殊《破阵子》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 ①新社:指春社日。社日:古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两社,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社是向社神祈请丰年之祭,秋神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古人观察到燕子是候鸟,以为它是春社时来,秋社时去。②碧苔:碧绿色的苔钱。③巧笑:语本《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笑得很美。巧:美好的样子。④元是:原来是。斗草:古代妇女用草来做比赛的一种游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双脸:双颊。

【译文】 燕儿翩然归来,正赶上春社热闹的情景。梨花悄悄落去,迎来了风和日丽的清明。池塘边疏落地点缀着几点青苔,树丛中偶而传来黄鹂婉转的歌声。这逐渐变长的春日,多么幽静。飞絮在无声地飘舞,分外轻盈。突然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是东邻女伴们在采桑的幽径里相逢。怪道昨夜做了一个舒心的好梦,噢,原来是今天早晨的斗草获得了全胜。又是一阵清脆的爽笑,那绽开的笑脸象娇艳的芙蓉。

【集评】 明·沈际飞:“小倩香奁中笔。”(《草堂诗余别集》卷二)

清·许昂霄:“‘疑怪昨宵春梦好’三句,如闻香口,如见冶容。”又:“词林中类此者,固指不多屈也。”(《词综偶评》)

【总案】 在唐宋词中,女性通常是以多愁善感的少女或愁苦悲凄的思妇形象出现。而晏殊这首词却以清新流畅、活泼明快的笔触和纯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少女的欢欣和快乐,展示出了她们天真纯洁的心灵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格,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这在古代描写妇女生活的作品中是不多的,在晏殊词中也别具一格。


唐宋词之《晏殊《破阵子》》原文、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晏殊《破阵子》

晏殊《破阵子》晏 殊

晏 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 ①新社:指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②“梨花”句:梨花在清明节前后开放。宋文同《北园梨花》诗:“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寒食节,在清明前。③“池上”句:唐李世民《首春》:“绿沼翠新苔。”④黄鹂:即黄莺,古名仓庚。《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仓庚鸣”。⑤日长:指春天昼长。⑥巧笑:美好的笑。《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鉴赏 宋人黄昇《花庵词选》题本词作“春景”。本词以轻快的笔调描绘清明节前后迷人的风光景致和乡村姑娘踏青斗草时的欢乐心情。既是一幅清新明快的风景画,也是一幅颇具乡土气息的风俗画。

采桑图 【清】 闵贞 故宫博物院藏

上阕写自然风光,通过“燕子”“黄鹂”“梨花”“碧苔”“飞絮”等仲春时节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再现一幅春光明媚、生意盎然的仲春园林花鸟图。起句由写燕子、梨花捎带出新社、清明节日,用笔新巧灵动。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好的时节,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古人尤重春社。每逢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相传燕子于春天的社日北来,秋天的社日南归,所以又称燕子为社燕。新燕呢喃,梨花如雪,情景美好,气氛热烈,也为下阕即将出场的人物的那种愉快的精神状态作了铺垫。“池上”两句写池上新苔和黄鹂新声,都是仲春季节典型的物候。“碧苔三四点”与“黄鹂一两声”,“碧”对“黄”,“三四”对“一两”,色彩数字相对,俱工整之极。“叶底黄鹂”,闻其声而不见其形,渲染出了一片幽静宁谧气氛。“日长飞絮轻”,晴空中飞絮蒙蒙,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特征。宋朱淑真《清昼》诗云:“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正因为“困人天气日初长”,所以人们要走出户外,去踏青、结社,参加各种活动。这也为后面描写人物风情作了铺垫。此阕主要描写景物,整个画面显得浓淡适度,动静有致,清新自然。

下阕叙述了东村姑娘和她的女伴们在田间小路上相逢,尽情嬉戏玩乐的场面。因为时值社日,“问知社日停针线”(周邦彦《秋蕊香》),闺中少女正好可以借此良机去休息一下。她们呼姊唤妹,走出户外,走向田野,尽情游玩。此阕作者撷取了一个生活片断,捕捉了她们活动的微妙瞬间,用两个“笑”字展露了她们斗草前后的心理活动。“巧笑”如已闻其声,已见其容;“笑从双脸生”的得意会心之容,如在目前。东邻女伴之笑,笑的是采桑径巧遇,笑斗草有伴。主人公之笑,则是斗草胜利之笑,自我会心之笑,回味无穷之笑。斗草,即“斗百草”,是古代女子玩的一种游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踏百草,即今人有斗百草之戏也。”宋人多于春间斗草。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云:“二月朔,谓之中和节……禁中宫女,以百草斗戏。”她们以草相赛,或互对花草名,如狗耳草对鸡冠花;或比赛谁采的草品种多、韧性强等。这种游戏也反映了少女身上的青春活力,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诚如胡云翼《宋词选》所云:“采桑少女斗草的兴高采烈和她天真无邪的笑声,划破了寂静的春天田野,格外使人感到生活的温馨和丽趣。”

如果说上阕描写春景是泛写的话,那么下阕写人物就是特写了。写春景由虚入实,花鸟相间,有声有色;写人物从中景、近景到特写,层次分明。下阕的“春梦”“斗草”与上阕的“新社”“清明”紧紧照应,浑然一体。

写惯了上层社会的生活和感情的晏殊,能将审美的目光投向荒郊原野,描绘鲜活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着实在《珠玉词》中显得很别致。全篇纯用白描,不借典故,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明朗活泼,形象鲜明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使人感受到极为充沛的青春欢乐气息。(李飞跃)

集评 清《许昂霄:“‘疑怪昨宵春梦好’三句,如闻香口,如见冶容。”(《词综偶评》)

刘永济:“此乃纯用旁观者之言描写春日游女戏乐之情景,因见游女斗草得胜之笑,而代写其心情。言今朝斗草得胜,乃昨宵好梦之验,可谓能深入人物之内心者。此种词虽无寄托,而描绘人情物态极其新鲜生动,使读者如亲见其人其事,而与作者同感其乐,单就艺术性说来,亦有可采之处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链接 斗草词。以描写古代妇女斗草的风俗游戏为题材的一种特殊词体,谓之斗草词。斗草,又称斗百草,古代妇女于春日出郊踏青游春,采集各种花草相与竞斗赌胜,遂形成所谓“斗百草”的风俗游戏。这种游戏活动于唐宋时代最为流行,并成为词的一种表现内容。隋炀帝时曾命乐正白明达创制“新声”曲,其中即有《斗百草》一曲。敦煌写本曲子词中也抄有大曲词《斗百草词》一套4首,其“第一”首云:“建士祈长生,花林摘浮郎。有情离合花,无风独摇草。喜去喜去觅草,色数莫令少。”又“第四”首云:“庭前一株花,芬芳独自好。欲摘问旁人,两两相捻笑。喜去喜去觅草,灼灼其花报。”对斗草游戏有较生动的描写。宋代也有斗草词,以本词最为传诵。宋以后,斗草词也时有创作,如明代杨慎《词品》卷六云:“春日,妇女喜为斗草之戏”,并著录黄子常斗草词《绮罗香》一首。(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古代诗歌之晏殊《破阵子》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晏殊《破阵子》

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2。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3。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4

【注释】

1.新社:指春社日。社日:古代祭祀神(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两社,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社是向社神祈请丰年之祭,秋神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古人观察到燕子是候鸟,以为它是春社时来,秋社时去。

2.碧苔:碧绿色的苔钱。

3.巧笑:语本《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笑得很美。巧:美好的样子。

4.元是:原来是。斗草:古代妇女用草来做比赛的一种游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今译

燕子归来,正可为春社助兴,

梨花落后,就是风和日丽的清明。

池塘上刚生出三四点绿苔,

叶底不时传出一两声鸟鸣,

白昼渐长,柳絮飘舞得轻盈。

忽然传出阵阵少女的笑声,

原来是东邻女伴在采桑路上相逢。

难怪昨夜做了一个好梦,

原来是今天斗草斗赢,

笑从脸上生。


唐宋词之晏殊《破阵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晏殊《破阵子》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2。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3。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4



【释】

1.新社:指春社日。社日:古代祭祀神(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两社,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社是向社神祈请丰年之祭,秋社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古人观察到燕子是候鸟,以为它是春社时来,秋社时去。

2.碧苔:碧绿色的苔钱。

3.巧笑:语本《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笑得很美。巧:美好的样子。

4.元是:原来是。斗草:古代妇女用草来做比赛的一种游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译】

燕子归来,正可为春社助兴,

梨花落后,就是风和日丽的清明。

池塘上刚生出三四点绿苔,

叶底不时传出一两声鸟鸣,

白昼渐长,柳絮飘舞得轻盈。



忽然传出阵阵少女的笑声,

原来是东邻女伴在采桑路上相逢。

难怪昨夜做了一个好梦,

原来是今天斗草斗赢,

笑从脸上生。



【评】

写乡野春日风光人物,难得如此轻快、轻松、轻盈。不仅景物清新,“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而且人物亦活泼可爱全无脂粉幽闺之气。词人不惜使用两次“笑”字,置于下片之首尾:“巧笑东邻女伴”,“笑从双脸生”,遂使全词充满欢声笑语。

清人许昂霄评析“‘疑怪昨宵春梦好’三句,如闻香□,如见冶容”(《词综偶评》),正见其笑声之魅力。


唐宋词之晏殊《破阵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晏殊《破阵子》

《破阵子》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注释】 ①红英:荷花红色的花瓣。②新熟:新酒刚刚酿成。阕(que却):歌曲一首、词一首或其中的一段。堪,能;可以。③尊:古代用青铜制的盛酒的器具。可奈:怎奈:无奈。迢迢:遥远;长久。常用以形容路途遥远。这里形容时光在不停地流逝过去。

【译文】 飒飒秋风掠过明净的湖面,斜阳的余辉为湖水涂抹上最后一层光环。那曾经娇艳美丽的荷花,此刻却在西风中纷纷凋零,湖面上飘浮着片片花瓣。满园的金菊悄悄地绽开,纤细的珠颗传递出秋的威严。海燕也辞别了栖息的故巢,翩然南飞,振动的双翅多么轻盈、舒展。时序更替,岁月流转,怎能不触起人们的思绪万千。芳香的美酒刚刚酿熟,优美的歌声回荡在耳边。还是频举酒杯,尽情地享受这甘醇的琼浆吧,人生的时光正如淙淙的流水,在不停地逝去,永不复返。

【总案】 西风渐起,荷花落尽,燕儿南飞,金菊初绽,夏日已悄悄逝去,秋季又暗暗到来。词人正是于自然界景物的变幻和时序的更替中,敏锐地感受到了岁月流逝的迅疾和人生时光的短暂,并由此而触发起一缕“人生无常”的怅惘和无奈之情。但这种情绪在词中表达得又非常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隐然流露出来,淡雅、幽微,意境温厚。而“饮酒”“赏歌”,既表明词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也体现出他善于自遣的通脱情怀。这首词很能体现晏殊富贵闲雅的风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