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易白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易白沙1886—1921

湖南长沙人
南社社友。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员,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教授。著有《教育与卫西琴》、《广尚思》、《诸子无鬼论》等。
原名:易坤
字:月村、越邨、越村
别号:白沙子

易白沙

亡弟白沙事状
反封建的勇士——易白沙
“真理以辩论而明,学术由竞争而进”——记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斗士易白沙
易培基
欣子
王兴国
国学丛刊1923年1卷2期
新湘评论1981年3期
求索1983年2期
湘轶名人易白沙与匡互生
易白沙和他的《诸子无鬼论》
易白沙在广东蹈海自杀
白瑜
王兴国
陈望道
*传记文学1983年43卷5期
中国哲学第8辑第356页
陈望道文集第1卷第63页

易白沙1886——1921

原名易坤,後改名白沙,湖南長沙人,1886年 (清光緒十二年)生。16歲主永綏 (今湖南花垣) 師範學校。17歲主安徽懷寧中學,繼為師範學堂、旅皖湖南中學校長。1913年參與二次革命,失敗後赴日本。1917年起,任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員,天津南開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教授。1921年投海而死。年35歲。著有《教育與衛西琴》、《廣尚思》等。

易白沙1886—1921

原名坤,字越村,因崇拜明代理学家陈白沙而更名。湖南长沙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对封建礼教和孔子学说的猛将。辛亥革命前后曾在安徽创办师范学校。1913年流亡日本。回国后参加新文化运动,并历任南开、北京、复旦大学教授。因不满社会黑暗,1921年端阳日在广东新会陈白沙故里跳海自杀。著有《我》、《战云中之青年》、《述墨》、《孔子平议》诸文及《帝王春秋》一书。在伦理思想上,认为国人为恶为善,当反求自身,求道德的自立,既不能盲目崇拜孔子,亦不可将社会风俗之坏皆推委于孔子。在先秦诸子中,尤崇墨子,认为人类之立,舍爱莫由,兼爱之说不可缓也。强调青年对社会的责任。在《帝王春秋》中,博采史实对历代帝王残暴害民的罪恶、荒淫无耻的生活及道德上的虚伪和堕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易白沙1886—1921

近代学者。原名易坤,以居白沙井,又慕陈白沙,更名白沙。湖南长沙人。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于《新青年》杂志发表《孔子平议》,认为历代帝王“利用孔子为偶像,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此论影响颇大。倾向于唯物主义,反对鬼神迷信之说。主要著作有《广尚思》、《诸子无鬼论》等。

易白沙

易白沙1886—1921

近代著名思想家。本名坤,字越村,长沙人。早年活跃于安徽,曾主怀宁中学,继为师范学堂、旅皖湖南中学校长。读王船山、黄黎州之书,萌发反清思想; 喜墨子,贵任侠。将墨子 “尚同”、“非攻”、“博爱” 口号融为一体,进行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安徽独立后,组学生军维持怀宁社会治安。“二次革命”时,往来湘皖之间,劝当局者响应讨袁。失败后,亡走日本,与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发表《广尚同》、《铁血之文明》、《教育与卫西琴》等文,抨击袁世凯称帝野心。《新青年》创刊后,他在该刊发表《述墨》、《孔子平议》、《战云中之青年》、《诸子无鬼论》等文章,宣传民主与科学。其《孔子平议》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打倒孔家店”的最早檄文。他认为: “中国两千年尊孔之大秘密”,就在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他还提出 “真理以辩论而明,学术由竞争而进” 的口号,反对政治上和学术上的专制主义。1917—1918年间,他先后在长沙县立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天津南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校任教。1919年息影独居,激于袁氏帝制,编写《帝王春秋》一书,列举数千年君主专制的恶习,略加按语,思启蒙惑。孙中山称该书“从历史事实,唤起知识阶级诛锄独夫民贼,可谓严于斧钺矣”,并为之题签。民国10年(1921),他激于北洋政府种种倒行逆施,先只身前往北京谋刺杀北洋政府显要,不成,又赴广东求孙中山派兵由他率领北伐,孙劝他“宜文章报国,不必赴险”,他感到绝望,遂于当年在广东蹈海自杀。

☚ 刘人熙   贝允昕 ☛
000014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