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易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易传yì zhuàn〖名词〗 易传(见“周易”条。) 易传 易传yizhuan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系统解释《易经》的著作,共七种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汉代经师又称之为“十翼”,翼有辅助之义,表示是用来解释《易经》的。 ☚ 韩非 形而上与形而下 ☛ 易传❶即“易大传”。《周易》的组成部分。对《易经》的最早注解和发挥。共十篇,又称《十翼》。旧传为孔子作,实则非出一人之手,大抵完成于战国至汉初之际。强调万物之变化发展,把天地的总规律概括为阴阳之道。 易传战国时对《易经》进行解释和发挥的著作。共10篇,主要是《系辞传》。在中国美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突出“象”这个范畴,提出“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等命题。不仅是“意象”概念形成的思想前提,而且成为后人艺术创造的法则。参见“哲学”中的“易传”。 易传四卷。程颐(1033—1107)撰。程颐,字叔正,号伊川。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幼有高识,及长力学好古,尤勤于《易》。因与苏轼不合引起洛、蜀二党之争,因此贬涪州。与其兄程颢同受业于周敦颐,但学说却有差别。后来风靡一时的洛学,伊川是其主要奠基人。除《易传》外,尚著有 《文集》 八卷、《经说》八卷、《遗书》 二十五卷、《外书》 十二卷、《粹言》二卷。其《易传》又名《伊川易传》,《直斋书录解题》作六卷,《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作十卷。《伊川易传》只解上下经及 《彖传》、《象传》、《文言传》,将《序卦传》分置于诸卦之首,不解《系辞传》、《说卦传》与《杂卦传》。程颐的《易》学继承孔子的传统,发扬王弼尽扫象数的主张,成为《易》学义理派的脊梁。他在《易传序》中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这是他《易》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对孔子“十翼”的继承与发展。他治《易》的基本方法则是他在《易传序》中所说的“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卦考辞,可以推变,象与占在其中矣”。“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该书成为王弼《周易注》之后义理派《易》学最重要的著作,对当时对后代都产生深远影响。丁晏《书程子易传后》认为“其说一依圣人之传,不取周子无极太极之说,亦不取邵子河洛先天之说,使学者晓然于平易之言,中正之规,而不流于术数,得圣人之正传者程子也。”此确为对该书的中正评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杨时云:“伊川先生著《易传》,未及成书,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该书最早刊定是在宋乾道五年(1169年),吕祖谦校刊并作题记。有《二程全书》本,程氏祠堂本,金陵局本,经籍志十卷本,古逸丛书六卷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库易学丛刊》 收入。 易传 易传亦称《易大传》或《周易大传》。是《周易》的传文部分,也是对于《周易》经文的最古的注解与说明。“传”乃转述的意思,汉以前注书,多题曰“传”。内容计7种,10篇;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和《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合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近人多以为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它以解“经”为表现形式;《彖》辞解说卦义,《象》辞解说爻义,《系辞》说明全书义理,《文言》专释《乾》《坤》两卦,《说卦》着重阐释八卦之卦形与卦象,《序卦》序列六十四卦之相承,《杂卦》则杂举众卦,错综其义。而《易传》的实际内容,则阐释了它自身特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天道变化的一般规律。它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明确肯定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它“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上》),通过对客观现实物象变化的观察,来寻找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它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事物对立之双方既生于一体,而又相互斗争。“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而“刚柔相推”,则“变在其中矣”。由阴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适应于客观的变化,人们也必须“待时而动”,君子要“自强不息”。这些明朗的哲学观点,应该说都超越了“经”文的实际内函。今存《易传》亦多与《易经》合刊。(参见“周易”)近人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影响较大。 ☚ 易 易说 ☛ 易传书名。或称《周易大传》。战国中后期研究《易经》的10篇论文的总称。古称《十翼》,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10篇自成思想体系,相传为孔子所作,实非出自一人之手。《彖》释卦名及卦辞,《象》释卦象与爻象,《文言》论《乾》、《坤》二卦内容,《系辞》总论《周易》哲学思想体系,《说卦》论蓍、数、卦、爻的关系及八卦的各种卦象,《序卦》论64卦之间的因果联系及其哲理,《杂卦》论一正一反的对偶卦组的含义。《十翼》本是独立成篇,汉代郑玄始将《彖》、《象》、《文言》分散排列于相关的卦爻辞之后,其余5篇仍独立。《易传》与《易经》合并,《周易》乃由占卜之书转化为哲学著作。或谓《易传》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孔门后学所作,反映了楚、齐道家思想的某些特征,其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不少方面都与老庄思想和黄老道家思想相通。 易传《易经》注释书。三卷,汉京房撰。又称《京氏易传》。久佚。清马国翰辑《周易京氏章句》一卷。见 《玉涵山房辑佚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