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昇平社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昇平社学清代广州郊区群众抗英组织。道光二十二年5月(1842年6月)广州举人李芳等在石井建立。“富者助饷,贫者出力”,举行团练,按户抽丁,除老弱残废及单丁不计外,每户三丁抽一,以百人为一甲,八甲为一总,八总为一社,八社为一大总。附近十三社八十余乡加入。社学“无事则负来力田,闻警则操戈御侮”。进士何玉书等在江村设立昇平公所为辅助,二者连为一气,声息相通,昇平社学逐渐成为组织团结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的核心机构。《南京条约》签订后,社学积极领导抗英自卫斗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因英国水手抢夺中国商贩货物,并开枪伤人,群众气愤,把英水手包围,火烧洋馆。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对英军强租广州、河南地区。道光二十六年至道光二十九年(1846—1849年)加入反对英军进入广州城斗争。这些斗争不仅遏制了侵略者的凶焰,而且也使清朝官僚们认识到“众怒难犯”。 昇平社学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民众组织。1842年6月,广州西北郊石井乡举人李芳等捐资在石井建立异平社学,招募义勇、团练御侮,逐渐成为团结与组织群众进行抗英斗争的核心机构。曾积极领导和参加抗英自卫的武装斗争,在1842年火烧洋馆、1846年至1849年反对英人入广州城等斗争。 昇平社学清代广州人民的抗英组织。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广州北郊民众发动三元里抗英斗争后,为了继续打击侵略者,广州人民纷纷改组和重建社学。次年五月,广州西北郊石井乡举人李芳等捐资在石井建立昇平社学。附近十三社八十余乡联合加入,后陆续增至十八社,招募义勇,团练御侮。不久,进士何有书等又在江村(与花县交界)设立昇平公所,主要作为乡勇集合操演的机构。昇平社学与公所连成一气,声息相通,共有壮勇数万人。它们在道光二十二年火烧洋馆、二十四年反对英国强租广州河南地区、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反对英人入城等斗争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