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铁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特殊幣材稱名 > 鐵錢 鐵錢 tiěqián 亦稱“鐵貨”。以鐵爲幣材鑄造的仿行用“銅錢”形制的貨幣。目前發現的最早品爲西漢初年的鐵“半兩”,此後不斷出現。王莽時有鐵“大布黄千”,東漢晚期墓葬中曾發現鐵“五銖”。南朝梁亦曾大量使用“鐵錢”。五代十國時南方各地使用“鐵錢”更爲普遍。如閩王審知的“開元通寳”、楚馬殷的“天策府寳”、“乾封泉寳”。至宋代,使用“鐵錢”則成爲一種制度。北宋時銅鐵錢並用,爲防銅材流入辽、金,特規定四川專行“鐵錢”,陝西、晉南一帶銅、鐵兼行。南宋時鑄造量超過北宋。元、明、清亦時見鑄行,然遠不及宋代盛行。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曾鑄造當五、當十,以至當千等多種“鐵錢”,爲宋代以後特别典型的“鐵錢”品類,行七年,因商民拒用而罷。《後漢書·公孫述傳》:“述廢銅錢,置鐵官以鑄錢。”又,《東夷傳》:“凡貿易皆以鐵爲貨。”《陳書·陳炯傳》:“所獲者鐵錢十萬,自是羽檄軍書皆出於炯。”《宋史·食貨志上二》:“宋制……金鐵之品四:一曰金,二曰銀,三曰鐵蠟,四曰銅鐵錢。”宋·高承《事物紀原·軍伍名額部·鐵錢》:“《通典》曰:王莽改革漢錢,百姓皆不便之。公孫述廢銅錢,置鐵官鑄鐵錢。”清·黄鈞宰《金壺遯墨》卷二:“時户部鼓鐵鑄錢,待用孔急,於是設局採辦,計二年買鐵一千三百斛,而鐵錢遂行於都中,較之當十以上者民轉便之。” 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宝 盘缠 钱币 硬币 硬货金币 金洋 金钱 ☚ 古代货币 银币 ☛ 铁钱 铁钱钱币名。即用铁铸的钱。《资治通鉴·梁纪·武帝普通四年 (公元523年)》: “十二月,戊午,始铸铁钱。”《宋史·食货志下二》: “蜀平,听仍用铁钱。开宝中,诏雅州百丈县置临冶铸,禁铜钱入两川。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 始开其禁,而铁钱不出境,令民输租及榷利,铁钱10纳铜钱1。” ☚ 田商税 通检推排 ☛ 铁钱 铁钱亦称“铁币”。 中国旧时以铁铸成的钱币。 在同等面值的情况下,以铁代铜铸币意味着货币贬值。 中国最早的铁钱,据近年考古考证,西汉文帝时即有“铁半两”,汉宣帝时有“铁五铢”,西汉末王莽公孙述也铸过铁钱。铁钱的铸造和流通,往往伴随着货币制度的混乱和社会经济的动荡。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政府铸造每枚等于1 000文的大铁钱,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 铁币 铅钱 ☛ 铁钱 铁钱铁质铸币。西汉始铸铁半两。公孙述在四川铸铁钱, 新莽钱币铁大泉五十、大布黄千、货泉等可能为其所铸。梁武帝普通四年(523 )十二月, 罢铜钱, 改铸铁五铢。《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及大同已后, 所在铁钱, 遂如丘山, 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 不复计数, 而唯论贯。”唐朝的铁开元通宝多流行于四川一带。两宋四川用铁钱,有些地区铜铁钱兼用。清咸丰四年(1854),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战费, 亦铸造铁钱, 有当五、当十以至当千多种。 ☚ 厌胜钱 小钱 ☛ 铁钱 铁钱中国古代的铁铸货币。中国铁钱的铸造始于汉代的公孙述。梁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铁五铢钱。在历史上铁铸币以五代十国版别较多,如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闽王审知铸“开元通宝大铁钱”,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马殷铸“乾封泉宝大铁钱”,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福建殷王延政铸“天德通宝大铁钱”,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亦铸当十铁钱,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兴元府发行铁钱会子。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军费,铸造当五铁制钱和当十、当千大铁钱数种,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咸丰七年,北京商人罢市,拒用铁钱,渐不行使。八年,福建因钱贱粮贵,贫民暴动,九年停铸。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唐代开元钱,亦有铁质的,多出土于四川,时代不能确定。由于铁钱的价值小,钱体大而笨重,所以铁钱的铸造意味着货币贬值,民间亦不使用。传说古希腊的斯巴达在公元前1200年时,曾以铁钱为流通手段。近代欧洲国家仍有用铁钱为辅币的,多属临时性质。 ☚ 私铸 交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