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昆仑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昆仑奴 昆仑奴全名《昆仑奴剑侠成仙》。梅鼎祚作。有明万历刊本、《盛明杂剧》本、《酹江集》本,《古本戏曲丛刊》据《酹江集》本影印。写崔生拜访郭子仪,郭府歌妓红绡欲将终身托给崔生,临别时打手势约他相会。昆仑奴磨勒猜出红绡隐语,在十五夜背负崔生逾墙进入郭府,然后又将红绡背出。两人成婚后,在曲江遇见郭府家将,磨勒杀退家将的围攻,不知去向。磨勒学道修仙后,约崔生和红绡在青门相会。郭子仪闻讯赶去,磨勒劝郭急流勇退。剧据唐传奇《昆仑奴》改编,曾经徐渭删改润饰,《远山堂剧品》云:“阅梅叔诸曲,便觉有一种妩媚之致。虽此剧经文长删润,十分洒脱,终是女郎之唱晓风残月耳。”演昆仑奴之剧,还有宋元戏文《磨勒盗红绡》、梁辰鱼《红绡妓手语传情》杂剧,皆佚。 ☚ 独乐园 红线记 ☛ 昆仑奴【滚绣球】 吉铮铮,铁铛, 密匝匝,绿沉枪。 (众)俺老爷曾定两都,战河北。“山东宰相山西将”哩! (昆仑) 最生憎山西出将,则好去河北争强。(众) 你是崔家牧马驱羊的,有甚强来? (昆仑) 你那里知道,那卫长平曾牧马,苏属国也驱羊。传与你贤明宰相,莫欺俺粗坌的儿郎。(众)他是中书屡考令,汾阳异姓王。(昆仑) 你道是二十四考中书令,两字汾阳异姓王,俺提和放也不甚周章! (众)俺老爷拿你,也只为天下除害。(昆仑大笑科) 可笑,可笑! 你见害天下的那里是俺这一班贫贱的人?俺试说眼前事你试听者。 【醉太平】有一个设金鸡宝帐,(众)这是安禄山了。(昆仑) 有一个坐偃月深堂,(众)这是那李林甫了。(昆仑) 有一个南征北讨要开疆,(众)这又是杨国忠了。(昆仑) 把乾坤扰攘。攘得个六龙栈道连云上,六宫夜雨霖铃响,六军戈甲掩胡霜,是他们主张! 唐代豪门富户常以南海国人 (泛指居住今中南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之民) 为奴,称昆仑奴。此剧是根据唐人段成式 《剑侠传·昆仑奴》 改编的四折 “末本”戏,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身怀异术又助人为乐的昆仑奴磨勒的形象。写官至千牛卫的崔生前往看望父执郭子仪,郭府中歌妓红绡钟情于崔,送别时暗示可于十五日夜相会,随行的昆仑奴磨勒勘破红绡的暗示,陪同主人赴约,始而遣走更夫,继而挝杀猛犬,负崔逾墙与红绡相会。随后又先后负妆奁及二人踰墙出府,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两年后,在一次游曲江时,被郭府家奴发现行迹,郭子仪命甲士五十人单拿昆仑奴磨勒,磨勒乃告别主人,飞身而去,那 “攒矢如雨,列甲成云” 竟沾不得他一毫。郭子仪始知磨勒是剑仙式人物,在探知他将与崔生夫妇相会时,亦前往劝其为官。磨勒拒之,反劝其急流勇退,自称已 “登名绿简”,告别众人,仙游去了。第三折本是写郭府甲士如何围捉昆仑奴的,但五十甲士非只近不得身,反遭昆仑奴的指斥,痛诉为害天下的不是贫贱者,恰恰是那些口蜜腹剑、阳奉阴违的高官显爵,所选二曲显示的就是昆仑奴蔑视权贵的胸怀。 当其时,刀枪林立,碰击声声,众甲士已将昆仑奴团团围住,并抬出主子郭子仪来吓唬他,说什么“山东宰相山西将”——即将相加于一身,权势无比。昆仑奴讥讽道:那就该去河北(“安史之乱”的腹地)争强,在这儿抖什么威风!甲士们又以他为人牧马驱羊的奴才身份嘲笑他。昆仑奴自豪地答道:汉代名将卫青就牧过马,汉代名臣苏武也曾赶过羊,你家宰相怎能轻视。这时甲士们更炫耀起郭家的权势: “中书屡考令,汾阳异姓王。”这倒也是实情,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当年即主持一年一度对全国官吏的考绩,直至建中二年(781)去世,历经二十四次,故其拥有“屡考令”或“二十四考”的称渭。上元二年(761)又受封汾阳郡王,非皇室同姓而封王,自是无比的尊荣。可是昆仑奴却不把他看得神圣不可侵犯,所谓“提和放也不甚周章”,意即敢于褒贬,不费什么思量,表现了一种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的气概。 随后,甲士们竟说缉拿他是“为天下除害”,这下可惹恼了这位“贫贱的人”,他在一连举出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之后指出:把天下搅得大乱,迫使君王逃亡蜀地,不是就由自这些权倾一时的人物的倒行逆施吗?如今,大害不除,反过来,把镇压无辜小民视作“为天下除害”,岂不是颠倒黑白吗!其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令人惊叹。 值得注意的是昆仑奴所点出的这些为害天下的人物皆不直呼其名,而是用了各自的典故。“南征北讨要开疆”的自指杨国忠,然此事无考,或指其身为兵部侍郎兼领剑南节度使时先后数次发兵攻南诏事。“坐偃月深堂”的指李林甫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所谓偃月堂是李的议事厅,当其时是臭名昭著的陷害忠良之地。“设金鸡宝帐”的是指安禄山,《资治通鉴》天宝六载(747年)记“上(玄宗)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金鸡障”作为唐玄宗宠幸奸佞之典则为时人所熟知,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的讽谕诗中就揭露此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禄儿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即可为证。总之,通过用典更具体地揭露了这些为害天下者的罪恶行径。作品就是通过这样针锋相对的对甲士们的批驳深化了主题,丰富了形象,使昆仑奴不仅是一个对崔家知恩图报的义仆,而成为蔑视权贵、嫉恶如仇、敢怒敢言的英雄。杂剧是根据唐人小说传说铺演开来的,第三折又是剧情的高潮,但独独昆仑奴和甲士们的对答为小说传说所无,这一创造反映了作者 “粗坌的” 聪明、“贫贱的” 无畏的创作倾向,十分难得。 明代著名戏曲家徐渭曾对此剧进行修订,他在 《题昆仑奴剧后》 指出: “越俗越家长,越警醒”,“散白与整白不同,尤宜俗宜真”。《昆仑奴》 杂剧无疑是贯彻了这一创作理论,其警醒处恰在 “俗” 与 “真” 之中。我们看此剧与 《玉合记》 传奇大异其趣,或许就来自徐渭的修订,此言当大致不差。 昆仑奴 原文 唐大历中1,有崔生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2者熟。生是时为千牛3,其父使往省一品疾。生少年,容貌如玉,性禀孤介,举止安详,发言清雅。一品命妓轴帘,召生入室。生拜传父命,一品欣然爱慕,命坐与语。时三妓入,艳皆绝代。居前者以金瓯贮含桃而擘之,沃以甘酪而进。一品遂命衣红绡4妓者擎一瓯与生食。生少年,赧妓辈,终不食;一品命红绡妓以匙而进之,生不得已而食,妓哂之。遂告辞而去。一品曰:“郎君闲暇,必须一相访,无间5老夫也。”命红绡送出院。时生回顾,妓立三指,又反者掌三,然后指胸前小镜子,云:“记取!”余更无言。 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但吟诗曰: 误到蓬山6顶上游,明珰7玉女动星眸8。 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9雪艳愁。 左右莫能究其意。 时家中有昆仑奴10磨勒11,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老奴?”生曰:“汝辈何知,而问我襟怀间事!”磨勒曰:“但言,当为郎君释解,远近必能成之。”生骇其言异,遂具告之。磨勒曰:“此小事耳,何不早言之,而自苦耶?”生又白其隐语。勒曰:“有何难会?立三指者,一品宅中有十院歌姬,此乃第三院耳。反掌三者,数十五指,以应十五日之数。胸前小镜子,十五夜月圆如镜,令郎来耶!”生大喜不自胜,谓磨勒曰:“何计而能导达我郁结?”12磨勒笑曰:“后夜乃十五夜,请深青绢两匹,为郎君制束身之衣。一品宅有猛犬守歌妓院门,非常人不得辄入,入必噬杀之。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曹州孟海13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今夕当为郎君挝杀之。”遂宴犒以酒肉。 至三更,携鍊椎而往。食顷而回,曰:“犬已毙讫,固无障塞耳。”是夜三更,与生衣青衣,遂负而逾十重垣,乃入歌妓院内,止第三门。绣户不扃,金釭微明,惟闻妓长叹而坐,若有所俟。翠环初坠,红脸才舒14,玉恨无妍,珠愁转荧15。但吟诗曰: 深洞莺啼16恨阮郎17,偷来花下解珠珰。 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18。 侍卫皆寝,邻近阒然,生遂缓搴帘而人。良久,验是生,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又不知郎君有何神术,而能至此?”生具告磨勒之谋,负荷而至。姬日:“磨勒何在?”曰:“帘外耳。”遂召入,以金瓯酌酒而饮之。姬白生日:“某家本富,居在朔方。主人拥旄,逼为姬仆,不能自死,尚且偷生。脸虽铅华19,心颇郁结。纵玉箸举馔,金炉泛香,云屏20而每进绮罗,绣被而常眠珠翠,皆非所愿,如在桎梏21。贤爪牙既有神术,何妨为脱狴22牢?所愿既申,虽死不悔。请为仆隶,愿侍光容。又不知郎君高意如何?”生愀然不语。磨勒曰:“娘子既坚确如是,此亦小事耳。”姬甚喜。磨勒请先为姬负其囊橐妆奁,如此三复焉,然后曰:“恐迟明。”遂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一品家之守御,无有警者。遂归学院而匿之。及旦,一品家方觉,又见犬已毙。一品大骇曰:“我家门垣,从来邃密,扃锁甚严。势似飞腾,寂无形迹,此必侠士而挈之;无更声闻,徒为患祸耳。” 姬隐崔生家二岁,因花时,驾小车而游曲江,为一品家人潜志认,遂白一品。一品异之,召崔生而诘之事。惧而不敢隐,遂细言端由:皆因奴磨勒负荷而去。一品曰:“是姬大罪过! 但郎君驱使逾年,即不能问是非。某须为天下人除害。”遂命甲士五十人,严持兵仗,围崔生院,使擒磨勒。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然崔家大惊愕。后一品悔惧,每夕多以家童持剑戟自卫,如此周岁方止。 后十余年,崔家有人见磨勒卖药于洛阳市,容颜如旧耳。 选自裴铏《传奇》 注释 1.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2.一品:官品中的最高品级。 3.千牛:皇帝的近身侍卫。 4.绡:很细的纱。 5.间:疏远。 6.蓬山:蓬莱仙山。 7.铛:女人的耳饰。 8.眸:眼珠。 9.璚芝:璚,赤玉;芝,即芝兰,秀草。比喻才德之美。 10.昆仑奴:唐代前后泛称今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的人为昆仑 人。 11.磨勒:昆仑奴的名字。 12.郁结:集结的忧愁。 13.孟海:指来自海外的。 14.舒:舒展。 15.荧:光微弱的样子。 16.莺:即黄莺。 17.阮郎:此处借指崔生。 18.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19.铅华:搽脸用的胭粉。 20.云屏:形容漂亮的屏风。 21.桎梏:脚镣手铐,此处比喻束缚的东西。 22.狴:守牢狱的怪兽,此处指狱卒。 释义 唐朝大历年间,有一个姓崔的书生,他的父亲是做大官的,和功盖当世的某一品大臣关系很好。崔生那时在皇帝身边做贴身侍卫,他的父亲就让他去看望这位生病的一品大臣。崔生年轻英俊,操守严谨,举止文雅,办事也沉稳妥当,所以一品大臣一见,很是喜欢。一品大臣命侍姬卷帘让客请崔生入室。崔生恭敬地转达了父亲的慰问,一品很欣赏小伙子的风雅气度,招呼坐下谈话。那时屋里有三位歌伎,个个都是绝代美人。最前面的那位,手拿一个小金盆,盆中盛着剖开去核的樱桃,上面还浇着奶酪。一品大臣让穿红衣的歌伎请崔生吃,崔生年轻很害羞,没有吃。一品大臣就让穿红纱歌伎用汤勺盛了送到崔生嘴边。崔生这时只好吃,歌伎笑了。吃后,崔生就告辞,一品大臣说:“小伙子,如果闲暇时一定到这来看我,不要疏远我这老头。”然后让红纱歌伎送崔生出院子。崔生回头看她,歌伎伸出三个指头,又将手翻转三次,然后,用手指指胸前的小镜子,说了一句“好好记住”,就回头进去了。 崔生回家,向父亲转达了一品大臣的谢意。到了自己家以后,忽然变得神魂颠倒,情绪沮丧。他精神恍惚地整天苦思冥想,饭也吃不下,只是哼了一首诗:“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艳愁。”诗的大意是:我不期然而然地到蓬莱仙山顶上游览,见到戴着耳饰的美丽女人向我闪动勾魂的眼神。深宫的月亮虽有一半被红门遮住,但照见才貌出众的美人才能解除我的忧愁。他吟诵这首诗的时候,旁边的人,都听不懂他的意思。这时,崔生家里有一个昆仑奴名叫磨勒,他看着崔生说道:“你有什么愁事,请告诉我吧。”崔生说:“告诉你有什么用?”磨勒说:“你尽管说出来,远近的忧愁我都能帮你解除。”崔生听了很惊异,就把自己在一品大官家遇到的事说了一遍。磨勒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为什么你不早对我说呢?”崔生又将红纱歌伎的隐语告诉了磨勒。磨勒说:“这有什么难?伸出三个手指,就是告诉你,她是一品官家第三院的。手反复三次就是三个五,三个五就是十五,就是约你在十五日。胸前的小镜子就是告诉你,在月明如镜的十五晚上,去第三院找她。”崔生听了喜笑颜开,对磨勒说:“你怎么能帮我解除这个忧愁呢?”磨勒笑着说:“十五的晚上,您要准备青色的绸缎两匹,做紧身衣服。因为一品官宅有条非常凶猛的狗,把守歌伎的院门。进去的人,都会被它咬。那狗很警觉,是曹州来的警犬,世界上除非我昆仑奴,没有人可以弄死这条狗。到那天,我会去杀掉它。”崔生便将酒肉来奖励他。 到了那天三更,磨勒拿着链椎就去了一品官家。大约一顿饭工夫,他回来说:“那狗已经死了,没有人能阻挡你了。”就与崔生一起穿上紧身衣,他背着崔生越过十几道门,到了歌伎院的第三个门停下来。门没有关,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只见红纱歌伎坐着叹气,好像在等什么。她耳边垂着耳环,表情有点忧郁,她还在吟颂一首诗: 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 大意是:在深宫的洞房里像黄莺一样啼哭,其实我是在抱怨阮郎。偷偷来到花枝下摘下耳环上的珠饰,但却像天上的彩云一样,轻轻飘走后一点音信也没有,我无可奈何手拿玉箫愁着怀念心上人。这时,守卫的人都睡了,院落一片安静,崔生慢慢地掀开帘子进门。红纱歌伎看了许久,确认是崔生以后,从床上跳下来,拉着崔生的手说:“我知道你很聪明,一定能理解我表达出的隐语,所以,我用手势来表示,但是你用什么神奇的办法能进到这里?”崔生告诉她磨勒的计谋,并告诉她是磨勒背他来这里。红纱歌伎问:“磨勒在哪里?”崔生说:“在帘子外边。”于是红纱歌伎就请磨勒进屋,并用金杯盛酒来感谢他。歌伎对崔生说:“我家原来很富裕,住在北方。主人当时在那做统帅,逼我作了侍姬,我没有寻死,而是苟且偷生地活在人间。虽然每天我的脸上抹了许多胭脂,内心却愁苦不堪。每天都有好酒好菜,金香炉也送来阵阵清香,我穿的是绫罗绸缎,绣花被里也放着许多珠宝。但这一切都不是我要追求的,相反这一切倒像枷锁一样束缚着我。你的仆人既然有那么大神通,为什么不帮助我冲出这个牢笼? 如果能这样,我死了也不后悔。出去以后,我愿意做你的奴仆,服侍你,不知你的意见怎样?”崔生不言语,表情很沉重。磨勒说:“娘子既然这么坚定,这事也不难。”歌伎听了很高兴,磨勒就先将她的各种用品分三次背出去,然后回来说:“天快亮了,我们快走吧。”就背了他们,越过十道墙,回到崔生的家中,并将歌伎藏了起来。第二天,天亮以后,一品大官家的人才发现狗死了,歌伎也没了。一品大官大惊失色说:“我家的庭院深深,防卫严密,门也锁得很牢,为什么狗死了,人没了,好像飞了出去一点痕迹也没有,一定是大侠一类人物做的。我们不要再声张了,以免再遭报复。” 歌伎躲在崔生家两年,一天,在桃花盛开的时候,他们坐了小车去曲江玩,回来的时候,却被一品家的人看见并报告了。一品大官觉得奇怪,就将崔生找去问一问。崔生非常害怕,就将事情说了出来。还说都是磨勒背出去的。一品大官说:“歌伎跟你生活了两年,是非我就不问了。但磨勒这个祸害,我要把他除掉。”一品大官就派五十个甲士去抓磨勒。这时候,磨勒看见来了很多人抓他,他就拿了匕首,飞出了高墙,看起来他好像是长了翅膀,飞得像鹰一样快,甲士们向他射出了雨点般的箭,但一点也伤不到他,转瞬间,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崔家上下非常惊愕,一品大官听说后很后悔,也很害怕,他每天晚上都派人拿了兵器来守护他。如此这样,过了一年。 又过了十几年,崔生家的人在洛阳看见了磨勒,他正在市场上卖药呢,他看上去跟过去没有什么变化。 昆仑奴生归,过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恍然凝思, 日不暇食,但吟诗曰:“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艳愁。”左右莫能究其意。时家中有昆仑奴磨勒,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老奴?”生曰:“汝辈何知,而问我襟怀间事!”磨勒曰:“但言, 当为郎君释解,远近必能成之。”生骇其言异,遂具告之。磨勒曰:“此小事耳,何不早言之,而自苦耶?”生又白其隐语,勒曰:“有何难会?立三指者,一品宅中有十院歌姬,此乃第三院耳。反三掌者,数十五指,以应十五日之数。胸前小镜子,十五夜月圆如镜,令郎来耶!”生大喜不自胜,谓磨勒曰:“何计而能导达我郁结?”磨勒笑曰:“后夜乃十五夜,请深青绢两匹,为郎君制束身之衣。一品宅有猛犬守歌妓院门,非常人不得辄入,入必噬杀之,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曹州孟海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今夕当为郎君挝杀之。”遂宴犒以酒肉。至三更,携链锥而往,食顷而回,曰:“犬已毙讫,固无障塞耳。”是夜三更,与生衣青衣,遂负而逾十重垣,乃入歌妓院内,止第三门。绣户不扃,金釭微明,惟闻妓长叹而坐,若有所俟,翠环初坠,红脸才舒,玉恨无妍,珠愁转莹,但吟诗曰:“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侍卫皆寝,邻近阒然,生遂缓搴帘而入。良久,验是生,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又不知郎君有何神术,而能至此?”生具告磨勒之谋,负荷而至。姬曰:“磨勒何在?”曰:“帘外耳。”遂召入,以金瓯酌酒而饮之。姬白生曰:“某家本富,居在朔方,主人拥旄,逼为姬仆,不能自死,尚且偷生。脸虽铅华,心颇郁结,纵玉箸举馔,金炉泛香,云屏而每进绮罗,绣被而长眠珠翠,皆非所愿,如在桎梏。贤爪牙既有神术,何妨为脱狴牢,所愿既申,虽死不悔,请为仆隶,愿侍光容。又不知郎君高意如何?”生愀然不语。磨勒曰:“娘子既坚确如是,此亦小事耳。”姬甚喜。磨勒请先为姬负起囊橐妆奁,如此三复焉,然后曰:“迟恐明。”遂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一品家之守御,无有警者。遂归学院而匿之。及旦,一品家方觉,又见犬已毙。一品大骇曰:“我家门垣,从来邃密,扃锁甚严。势似飞腾,寂无形迹,此必侠士而挈之,无更声闻,徒为患祸耳。” 姬隐崔生家二岁,因花时,驾小车而游曲江,为一品家人潜志认,遂白一品,一品异之,召崔生而诘之事。惧而不敢隐,遂细言端由:皆因奴磨勒负荷而去。一品曰:“是姬大罪过!但郎君驱使逾年,即不能问是非。某须为天下人除害。”遂命甲士五十人,严持兵仗,围崔生院,使擒磨勒。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然崔家大惊愕。后一品悔惧,每夕多以家童持剑戟自卫,如此周岁方止。 后十余年,崔家有人见磨勒卖药于洛阳市,容颜如旧耳。 本篇出自《传奇》集,为晚唐裴铏所著。裴铏以“传奇”命名其小说集,这在唐人中是为发端,这对形成唐传奇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中曾言:“唐人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他指明裴铏著《传奇》,意欲以此为进身的阶梯。《传奇》全书三卷,现已散佚。但其中二十八篇在《太平广记》中有录。其内容总括看多记异艳神怪之事。按题材分,大致有人鬼、人神相恋相爱;物语鬼怪、求仙访道及服食导养;颂扬豪侠义举这三类。特别在第三类故事中,作者以充沛的激情,奇妙的艺术构思,曲折变幻的情节,清丽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众多敢于反抗豪门贵族、解人之危、急人之难、生动逼真的豪侠形象。其中《昆仑奴》中的侠士磨勒,最具代表性。 磨勒是昆仑族奴仆。他虽身居贱位,但身怀绝技,豪侠仗义,神勇非凡。当他的主人贵公子崔生与显宦之歌妓红绡悄悄相爱,碍于显宦家的深宅重院和封建礼教的阻隔,而不能尽情时,磨勒作为一“老奴”,毅然挺身而出,为这对痴情男女排忧解难,先以“此小事尔,何不早言之,而自苦耶?”来安慰崔生。又为崔生巧解红绡暗语,指点二人幽会的迷津。为了给崔生红绡的幽会铲除障碍,他“至三更,携链椎而往,”在“食顷而回”的弹指瞬间,即椎杀“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嗜血成性的守宅恶犬。这段文字写得异常简洁紧凑,富有动作感、节奏感,令人读后仿佛能亲身感受到磨勒动如脱兔,疾若飚风,履险如夷的英雄气概。也使人不禁想起《三国》中“温酒斩华雄”一段,罗贯中不直写关羽大战的激烈场面,而以得胜归来,杯酒尚温,去表现关云长战无不胜的凛凛雄风。从《昆仑奴》到《三国》,这种侧面渲染的手法,显然有其承继关系。 作者接下来又为磨勒设计了一个以“轻功”凌空飞翔,“四进四出”森严官府如履平地的情节:“是夜三更,与生衣青衣,遂负而逾十重垣,乃入歌妓院内”,使崔生与红绡终得相见。红绡向崔生倾吐心曲,表示:“主人拥旄,逼为姬仆。不能自死,尚且偷生。脸虽铅华,心颇郁结。纵玉箸举馔,金炉泛香,云屏而每进绮罗,绣被而长眠珠翠,皆非所愿,如在桎梏。”她恳求崔生能帮助自己脱离“狴牢”,“虽死不悔。”这时崔生忧虑重重、毫无办法,而磨勒则当机立断,慨然承诺道:“先为姬负其囊橐妆奁,如此三复焉。然后曰:‘迟恐明。’遂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一品家之守御,无有警者。” 这里险恶的环境——茫茫暗夜,重重高墙,如林警卫,在磨勒眼中,虽有若无。他蔑视并且敢于腾越横亘于身前的一切藩篱。这行为本身真实地反映了以磨勒为代表的下层人民,对豪门显贵强烈的反抗精神。尽管这时他并没有和敌手直接交锋,但他果敢的性格,阔大的胸襟,超凡的武功,已足令读者击节赞叹了。作者并没有到此撂笔,又以“拒擒”的情节,再次把磨勒置于矛盾冲突的焦点: 一品官人发觉恶犬倒毙,红绡不知去向,大骇,决心挈此侠士,以绝患祸。在得到确实消息后,他即“命甲士五十人,严持兵仗,围崔生院”,杀气腾腾,志在必得磨勒。在这众寡力量悬殊、团团被围的困境面前,使读者不禁对磨勒的安危顿生百种忧虑。但磨勒此刻却于危难之中,大显奇功,“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作者把磨勒那出神入化的盖世武功,通过倏然而过的翅翎,迅疾如电的鹰隼这些形象,具体可感地传达给了读者,使人好似看到磨勒腾飞于空中,俯视众多追兵,闯过如雨攒矢,从容不迫的泱泱气度。磨勒的神威,反衬出官府士卒的无能,以至“一品悔惧,每夕多以家童持剑戟自卫。如此周岁方止。”通过这场与官府的直接交锋,磨勒临危不惧的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升华。 作者在故事结尾写道:“后十余年,崔家有人见磨勒卖药于洛阳市,容貌如旧。”前写他于箭雨之中,“顷刻之间,不知所向”,多年后又写他出现在东都闹市,这种飘然无定,若隐若现的行踪,是作者有意留给人们的一个悬念,它使这篇故事平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留下了耐人品味的悠长余韵。 这篇作品不但刻画人物鲜明生动,而且极富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锋芒。红绡本是富家女,尚且被贵官逼为姬仆,那贫民百姓之苦就可想而知了。文中所提“盖世之勋臣一品者”,历来评家认为是指平定“安史之乱”,再造社稷的功臣郭子仪。《唐书》称郭“宽厚”。宽厚之臣,尚有“拥旄逼姬”,占有十院歌妓,剿杀侠士的恶行,整个封建社会对人民压榨之惨烈,就更可以想见了。正是这种可贵的批判意识,使这篇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明代梁伯龙《红绡》和梅禹金《昆仑奴》两部杂剧,均系据此改编而成。 《昆仑奴》《昆仑奴》
全名《昆仑奴剑侠成仙》。杂剧剧本。明梅鼎祚著。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以此剧入“妙品”,说:“阅梅叔诸曲,便觉有一种妩媚之致。虽此剧经文长删润,十分洒脱,终是女郎之唱晓风残月耳。”无名氏《歌代啸序》说:“昔传禹金谱《昆仑奴》,称典丽矣,徐(渭)犹谓其白为未窥元人藩篱,谓其用南曲《浣纱》体也。”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宾白虽往往用骈体,然曲词却近本色,无饾饤之弊。关目布置亦较《玉合记》为整洁。”此剧写义侠昆仑奴成全崔千牛与郭子仪家姬红绡婚姻的故事,对昆仑奴的侠义行为有较为生动的描写。作品剧情紧凑,曲词也较梅鼎祚其他作品通俗。 ![]() ![]() 昆仑奴全称《崐崙奴剑侠成仙》。戏曲。明梅鼎祚(1553—1619)撰。四折。鼎祚有《汉魏诗乘》已著录。此剧本事据唐裴铏《传奇》,演郭子仪故事,与梁辰鱼《红绡女》同一题材。远山堂《剧品》云:“阅梅叔诸曲,便觉有一种妩媚之致。虽此剧经文长删润,十分洒脱,终是女郎之唱‘晓风残月’耳。”有明万历间山阴徐氏刻本,《盛明杂剧》本,《酹江集》本等。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出版《盛明杂剧》影印本。 昆仑奴 昆仑奴南北朝隋唐时期贵族富者蓄养的一种来自南亚、东南亚少数民族的奴隶。我国古代泛指今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的居民为昆仑,他们常被掠卖到中国内地,南朝时期士族豪强多以之为奴。《宋书·王玄谟传》: “孝武 (帝) 宠一昆仑奴子,常在左右。” ☚ 义故 租牛客户 ☛ 昆仑奴 昆仑奴南北朝隋唐时期贵族富者蓄养的一种来自南亚、东南亚少数民族的奴隶。《旧唐书·林邑国传》: “自林邑以南, 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我国古代泛指今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的居民为昆仑,他们常被掠卖到中国内地, 南朝时期士族豪强多以之为奴。《宋书·王玄谟传》:“孝武(帝)宠一昆仑奴子,常在左右。”唐代豪门富室盛行蓄养昆仑之风。唐墓中出土的大量昆仑奴俑是当时现实的生动反映。 ☚ 漏户 浮浪人 ☛ 昆仑奴kun lun nublack slave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昆仑奴》kun lun nuThe Kunlun Slave→裴铏 (Pei X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