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简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中央苏区流行的手抄大字报,由红军和各地政府创办。《红军报》供给《时事简报》部分材料。1930年3月红军占领大庾时,出了一张《时事简报》,贴在一座大木桥的亭子上,引起成群的人川流不息地去看。好些人眼睛望着报,口里照着念,一座桥上充满了欢跃的空气。《时事简报》只登消息:(一)群众斗争消息;(二)苏维埃的活动;(三)红军的活动;(四)统治阶级情形。有时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主要内容有三句议论就认为是太多了。插议论要插得有劲,不是条条都插议论。登消息的次序,按本乡的,本区的,本县的,本省的、本国的,外国的,由近及远,排得很有味道。地方的《时事简报》要完全用本地的土话。从别处报纸抄下来的那些文字不通俗的新闻,要把原文完全改变。红军的《时事简报》,写本地的土话,要用十分浅白的普通话。《时事简报》的材料,关于本地的和近地的,很容易采写;关于远地和全国的、国际的,从总政治部所出的《红军报》或从别的报上采取材料。文字和材料都有鼓动性。但严禁扯谎,例如,红军缴枪一千说有一万,白军本有一万说只一千。这种离事实太远的说法,办报人认为是有害的。毛泽东提出《时事简报》不靠扯谎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