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三光,迟起三慌早起,脸光、床光、地光,从从容容; 晚起,慌里慌张。清·石天基《传家宝》卷一: “人至清晨,精神倍加,……此时作事,极有功劳,……谚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谚)早上起得早,一切都会从容有序;起得迟,就不免零乱匆忙。指养成早起床的习惯,好处很多。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三: 概数,表示多。光: 净尽。指早起床,能井然有序地把该办的事都办好;晚起床,则是手忙脚乱,慌成一团。 也作“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zǎo qǐ sān guāng,chí qǐ sān huāng三:虚指,表示多。三光:许多事情都办妥,一说脸光、床光、地光,即把梳洗穿戴、室内清洁卫生等搞好。指早起床,可以做完许多事情;晚起床,时间紧迫,就会慌慌张张,手忙脚乱。 【例】他伸手一摸,军帽忘记戴了,又跑回来找帽子。俗话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乱,越乱越无主张。(陈登科《赤龙与丹凤》) 也作〔早起三光,迟起三忙〕。 【例】早上早起床,应当养成习惯。起早了,一天要做的事安排停当,做起来有条有理。有道是:“早起三光,迟起三忙。”(〈报〉)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三光: 诸事妥帖的样子。早晨早起床就能把事情做得从容妥帖,晚起床则会慌乱失措。《飞跎全传》二七: 词白: ~。心定自然凉。 ◉【早起三光,迟起三荒】《清风闸》一四: 再言孝姑见五爷出去,一定做生意去了。~。此刻不来,是出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