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羯鼓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羯鼓录

羯鼓录

笔记。唐代南卓著,一卷。系作者据当时传闻编写而成。分前录后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记述羯鼓源流、形状及玄宗时代的轶事。后录成于大中四年,记述关于宋璟的传说故事及一百五十多首羯鼓曲目。对研究唐代音乐有重要价值。现存有清代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样本。

☚ 乐府古题要解   教坊记 ☛
羯鼓录

《羯鼓录》

唐代南卓撰写的器乐史料著作。一卷,分为前、后两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848),叙述羯鼓源流、形制以及玄宗以后的羯鼓音乐故事。后录成于大中四年(850),记载了崔铉所说的宋璟故事以及155首羯鼓曲目。曲目中记有宫调名,可资说明燕乐二十八调的构成。曲目中并记有《春光好》(太簇宫)、《破阵乐》、《倾杯乐》、《婆罗门》、《万岁乐》、《五更转》、《黄莺》(以上太簇商)、《石州》(太簇角)等曲名,是关于词调来源的重要文献。

☚ 《通典·乐典》   教坊记 ☛

羯鼓录

笔记。唐南卓撰。一卷。卓字昭嗣。进士出身。初授拾遗,大中时任黔南经略使。是编分前后二条,前录叙述羯鼓源流、形状,开元天宝时羯鼓五事, 广德时一事。成书于大中二年(848)。后录载崔铉说宋璟知音事,并载诸宫曲名、佛曲、食曲等调名,共一百二十八曲名。全篇约三千字。成书于大中四年。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版本较多,主要有《续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说郛》 (宛委山堂本)、《五朝小说》、《四库全书》、《唐人说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羯鼓录

羯鼓录

书名。唐南卓撰。1卷。南卓字昭嗣,曾官拾遗、松滋令、洛阳令。宣宗大中(847—859)年间为黔南观察使,此书即撰于大中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 “其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后录成于四年。前录首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璟(案:应为宋璟孙宋沇)知音事而附录羯鼓诸宫曲名。”书中所录故事及曲名是研究唐代音乐艺术、宫廷生活和社会风尚的可贵资料,也反映了丝绸之路音乐交流的史实。此书版本有《宝颜堂秘笈》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本。

☚ 海内华夷图   酉阳杂俎 ☛
羯鼓录

羯鼓录

书名。唐南卓撰。1卷。南卓字昭嗣,曾官拾遗、松滋令、洛阳令。宣宗大中(847—859)年间为黔南观察使,此书即撰于大中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 “其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后录成于四年。前录首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璟(案:应为宋璟孙宋沇)知音事而附录羯鼓诸宫曲名。”书中所录故事及曲名是研究唐代音乐艺术、宫廷生活和社会风尚的可贵资料,也反映了丝绸之路音乐交流的史实。此书版本有《宝颜堂秘笈》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本。

☚ 海内华夷图   酉阳杂俎 ☛
羯鼓录

羯鼓录

音乐史料。一卷。唐南卓撰。南卓(生卒年不详),字昭嗣。初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宣宗大中年间曾任黔南观察使。
《羯鼓录》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848),后录成于大中四年。此书保存了关于唐代乐器羯鼓的珍贵资料。羯鼓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中原,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及宰相宋璟等,都善于击羯鼓,以绝技著称,鼓曲因此风靡一时。此书记羯鼓之源流云:“羯鼓出外夷,以戎羯之鼓,故曰羯鼓。”述羯鼓之形状云:“𣞙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论羯鼓之音乐特性及情调云:“其音主太簇一均,龟兹部、高昌部、疏勒部、天竺部皆用之……其声焦杀鸣烈,尤宜促曲急破,作战杖连碎之声;又宜高楼晚景,明月清风,破空透远,特异众乐。”书中又记载了唐玄宗催花,汝南王李琎称花奴、宋璟论鼓等唐朝乐苑趣事,也常为辞章家所承用。此书最后附录了羯鼓诸宫曲名:太簇宫“色俱腾”以下二十三调,太簇商“苏罗”以下五十调,太簇角“火苏赖耶”以下十五调,徵调、羽调与蕃部不载,因羯鼓曲只用太簇一均;又有诸佛曲“九仙道曲”以下十调,食曲“云居曲”以下三十三调,共一百三十一曲,其中仅十个曲名与崔令钦《教坊记》重复。而调名多用天竺语的音译或意译,因其用于唐代燕乐十部乐中的龟兹、高昌、疏勒、天竺(扶南)四部之故,可知羯鼓曲多为外来的西北胡乐,这是研究唐乐和当时少数民族音乐的珍贵资料,可与崔令钦《教坊记》、段安节《乐府杂录》和《旧唐书·音乐志》相互参稽。
有《说郛》、《广秘笈》、《续百川学海》诸本,但讹谬严重。清钱熙祚于道光十七年(1837)广搜《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曾慥《类说》等书引文,正误补脱,刊于《守山阁丛书》中,为较善之本。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据此本标点,与段安节《乐府杂录》、王灼《碧鸡漫志》合刊印行。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新一版重印。

☚ 教坊记   乐府杂录 ☛

羯鼓录

一卷。唐南卓撰。《唐书·艺文志·乐类》载南卓《羯鼓录》一卷,但不说南卓何人。其《杂史类》又载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曰南卓字昭嗣,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计有功《唐诗纪事》也称南卓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与 《唐书》所记相合。此两处所记应该就是此人。只是书中自称其于会昌元年 (841) 为洛阳令,又称大中四年(850)罢免。《书录解题》又以为作婺州刺史。皆不相符。但是段安节《乐府杂录》称黔师南卓作《羯鼓录》,也与唐志合,段安节是唐代人,其所记必然可靠。书中所记可能是其未作黔帅之前的事。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848),后录成于大中四年(850)。前录先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唐玄宗以后旧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琭知音事,又附录羯鼓诸宫曲名。凡太簇宫二十三调、太簇商五十调、太簇角十四调,征与羽缺。此外又诸佛曲十调、食曲三十二调,名也多用梵语,以本龟兹、高昌、敕勒、天竺四部所用之故。其中 “李琬”一条记《耶婆色鸡》一曲,声尽意不尽,按照其它曲解之,就汉、魏乐府之末有艳之遗法,如《飞来双白鹄》、《塘上行》诸曲篇末文不相属,都是此例。实际是乐工专门授受,尚可得其传;而文士不熟歌法,循文生解,造成穿凿而不能通。此书是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此书有《再续百川学海》本、《墨海金壶》本、陈氏《广秘笈》本、守州阁抄本、八千卷楼有抄本、《说郛》本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