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羯鼓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羯鼓录 羯鼓录笔记。唐代南卓著,一卷。系作者据当时传闻编写而成。分前录后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记述羯鼓源流、形状及玄宗时代的轶事。后录成于大中四年,记述关于宋璟的传说故事及一百五十多首羯鼓曲目。对研究唐代音乐有重要价值。现存有清代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样本。 ☚ 乐府古题要解 教坊记 ☛ 羯鼓录 《羯鼓录》唐代南卓撰写的器乐史料著作。一卷,分为前、后两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848),叙述羯鼓源流、形制以及玄宗以后的羯鼓音乐故事。后录成于大中四年(850),记载了崔铉所说的宋璟故事以及155首羯鼓曲目。曲目中记有宫调名,可资说明燕乐二十八调的构成。曲目中并记有《春光好》(太簇宫)、《破阵乐》、《倾杯乐》、《婆罗门》、《万岁乐》、《五更转》、《黄莺 ☚ 《通典·乐典》 教坊记 ☛ 羯鼓录笔记。唐南卓撰。一卷。卓字昭嗣。进士出身。初授拾遗,大中时任黔南经略使。是编分前后二条,前录叙述羯鼓源流、形状,开元天宝时羯鼓五事, 广德时一事。成书于大中二年(848)。后录载崔铉说宋璟知音事,并载诸宫曲名、佛曲、食曲等调名,共一百二十八曲名。全篇约三千字。成书于大中四年。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版本较多,主要有《续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说郛》 (宛委山堂本)、《五朝小说》、《四库全书》、《唐人说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羯鼓录 羯鼓录书名。唐南卓撰。1卷。南卓字昭嗣,曾官拾遗、松滋令、洛阳令。宣宗大中(847—859)年间为黔南观察使,此书即撰于大中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 “其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后录成于四年。前录首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璟(案:应为宋璟孙宋沇)知音事而附录羯鼓诸宫曲名。”书中所录故事及曲名是研究唐代音乐艺术、宫廷生活和社会风尚的可贵资料,也反映了丝绸之路音乐交流的史实。此书版本有《宝颜堂秘笈》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本。 ☚ 海内华夷图 酉阳杂俎 ☛ 羯鼓录 羯鼓录书名。唐南卓撰。1卷。南卓字昭嗣,曾官拾遗、松滋令、洛阳令。宣宗大中(847—859)年间为黔南观察使,此书即撰于大中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 “其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后录成于四年。前录首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玄宗以后诸故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璟(案:应为宋璟孙宋沇)知音事而附录羯鼓诸宫曲名。”书中所录故事及曲名是研究唐代音乐艺术、宫廷生活和社会风尚的可贵资料,也反映了丝绸之路音乐交流的史实。此书版本有《宝颜堂秘笈》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本。 ☚ 海内华夷图 酉阳杂俎 ☛ 羯鼓录 羯鼓录音乐史料。一卷。唐南卓撰。南卓(生卒年不详),字昭嗣。初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宣宗大中年间曾任黔南观察使。 ☚ 教坊记 乐府杂录 ☛ 羯鼓录一卷。唐南卓撰。《唐书·艺文志·乐类》载南卓《羯鼓录》一卷,但不说南卓何人。其《杂史类》又载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曰南卓字昭嗣,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计有功《唐诗纪事》也称南卓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与 《唐书》所记相合。此两处所记应该就是此人。只是书中自称其于会昌元年 (841) 为洛阳令,又称大中四年(850)罢免。《书录解题》又以为作婺州刺史。皆不相符。但是段安节《乐府杂录》称黔师南卓作《羯鼓录》,也与唐志合,段安节是唐代人,其所记必然可靠。书中所记可能是其未作黔帅之前的事。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848),后录成于大中四年(850)。前录先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唐玄宗以后旧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琭知音事,又附录羯鼓诸宫曲名。凡太簇宫二十三调、太簇商五十调、太簇角十四调,征与羽缺。此外又诸佛曲十调、食曲三十二调,名也多用梵语,以本龟兹、高昌、敕勒、天竺四部所用之故。其中 “李琬”一条记《耶婆色鸡》一曲,声尽意不尽,按照其它曲解之,就汉、魏乐府之末有艳之遗法,如《飞来双白鹄》、《塘上行》诸曲篇末文不相属,都是此例。实际是乐工专门授受,尚可得其传;而文士不熟歌法,循文生解,造成穿凿而不能通。此书是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此书有《再续百川学海》本、《墨海金壶》本、陈氏《广秘笈》本、守州阁抄本、八千卷楼有抄本、《说郛》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