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水流西复东
见《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九回。此为回前诗,系七律。原见《樊川诗集》卷三《柳长句》,作者为杜牧。此处个别文字略有改动。这是一首哲理诗,寄托着很深的寓意。关键是诗的颈联: “莫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这里的“榆”和“荚”是两种树本名,它们互相“争翠”而各不相让,“莫将”两字说明诗人对此所持的否定态度。“杏花”,是一种花卉名。它们相互依附相互映衬映而姹紫千红,“深感”两字说明诗人对此所持的肯定态度。杜牧的原意是有感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排挤而发生的感慨,有较强的讽刺作用。此诗首联是“比兴”手法,用两个比喻来说明自然界(亦泛指整个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力量是强大的,非人力所能逆转,颔联中“巫娥庙里”和“宋玉门前”对举,言环境的不同,本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它们同置于雨和风的沐浴下,自应宽容相处。尾联运用象征手法,暗喻着人们的相互争斗,疏远了人间关系,并不足取。小说的作者将此诗迻录而来,联系本回所演述的情节内容,显然是借指潘金莲和李瓶儿的争宠,特别是对潘金莲的因争风吃醋而害死官哥儿的行为作了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