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Riben Yuzhou Kaifa Shiye Tuan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 NASDA
专门负责日本应用技术卫星和发射这些卫星用的运载工具及其跟踪、管理控制以及所需设施、设备的开发,具有国家法人资格,对外代表日本政府的航天机构。根据1969年6月23日国会会议通过的宇宙开发事业团法,于同年10月1日组建,总部设在东京都港区浜松町2-4-1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NASDA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由9人组成。NASDA设空间站开发本部、火箭开发本部和人造卫星开发本部,下设筑波空间中心、角田火箭开发中心和种子岛空间中心以及冲绳、胜浦、增田和小笠原群岛等跟踪站。筑波空间中心坐落在茨城县筑波科学城内,负责运载火箭、各种应用技术卫星、小卫星的设计、研制和试验。角田火箭开发中心坐落在宫城县角田市,专门从事高性能推进系统和低温发动机的研制;种子岛空间中心是NASDA的航天发射基地,有大崎(N-Ⅰ、N-Ⅱ和H-Ⅰ火箭)、吉信(H-Ⅱ火箭)和竹崎(TT-500和TR-1) 3个发射场,发射指挥中心设在筑波空间中心,与胜浦、冲绳、增田跟踪站和设在崎玉县的地球观测中心构成跟踪控制网。到1992年底,NASDA共有职工961人,注册资金15028.9亿日元。到1994年2月底NASDA用其研制的4种火箭发射了29颗卫星,还用美国运载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气象和实验用通信和广播卫星),发射卫星总数达32颗,除1979年和1980年用N-Ⅰ火箭发射两颗实验通信卫星因火箭故障未进入预定轨道外,均获成功。
NASDA还研制了TT-500A和TR-Ⅰ火箭,分别进行了6次和3次材料科学实验,获得了珍贵的空间产品。此外,它还参加国际微重力实验室-1计划,于1992年1月22日至31日在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上完成了有机超导晶体生长和用生物试样检测及分析高能宇宙射线实验,获得重要成果。1994年2月4日NASDA研制的H-Ⅱ火箭发射成功,标志日本运载能力已赶上世界先进水平。NASDA正在研制“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日本舱(JEM),计划在2000年左右发射并组装到空间站上。
NASDA计划研制更大推力的H-Ⅱ改进型火箭,同时研制本国的空间站、天地往返系统(“希望”号航天飞机及其改进型)及其基础设施(各种平台和轨道转移和轨道服务飞行器等),对日本航天工业跻身于世界空间大国起到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