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日月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日月潭 日月潭高山族名胜传说。见《台湾风物志》。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名胜之地。相传日月潭之发现要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嘉义县有40名山民集体出猎,发现一只体型巨大之白鹿,向西北逃窜,猎人尾追不放。经过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密林中忽然失踪。猎人们又在山中搜寻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发现一座大湖,湖中有个圆形小岛,将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他们便称大湖为“日月潭”,小岛为“珠仔屿”。于是,他们定居于此水足土沃之地。其部落首领便是今日高山族曹人酋长“毛王爷”的祖先。 ☚ 黥面的来历 剑井 ☛ 日月潭 日月潭高山族民间故事集。肖甘牛、潘平元整理。通俗读物出版社1956年4月出版。1.9万字,52页,共收4篇故事。 ☚ 雇工、地主和县官 青蛙骑手 ☛ 日月潭 日月潭高山族民间故事。流传在台湾省南投县一带。日月潭是台湾八景之中的一景,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日月潭原来叫龙湖,离龙湖很远的小河边住着大尖和水社夫妻。他们正在湖边打鱼时太阳突然不见了,晚上月亮升起不久轰隆一声也不见了。从此天上没有太阳和月亮,大地一片黑暗,人们面临死亡。大尖和水社决心找回太阳。他们从一位老婆婆那里知道太阳是被龙湖中的两条恶龙吞食。为了夺回日月,有人已被恶龙抓去。大尖和水社不顾个人安危发誓同恶龙搏斗。他们在一位老人指点下从阿里山脚下挖出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恶龙,夺回太阳和月亮。他们为了重新把太阳和月亮送上天,吃了恶龙眼珠,变成两个齐天高的巨人,将太阳和月亮举上天空。他们为了不让太阳和月亮再落下来,便永远守在那里。天长日久,大尖和水社变成两座大山,矗立在龙湖边。为了纪念大尖和水社战胜恶龙保卫光明的英雄业绩,人们改称水潭为日月潭,这两座山叫大尖山和水社山。见《台湾民间故事选》。 ☚ 见县官 日子富起来了 ☛ 日月潭我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在台湾中部南投县丛山中。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水面海拔760米。湖中心有一岛名叫珠仔山。山北为日潭,山南为月潭。潭东水社大山高2056米,常常烟雨迷濛,岚气缭绕。旧时台湾省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即此。现在湖面7.7平方公里,水深27米,珠仔岛改名为光华岛。湖中可乘舟游览观光。湖畔山腰除旧有的文武庙、孔雀园、玄光寺及玄奘寺等名胜建筑外,东南岸的高山族同胞还为游人表演民族风俗及歌舞艺术。每年的旅游业收入是比较高的。 日月潭中国台湾风景游览区,中国10大名胜区之一。位于台湾岛中部南投县境内,在浊水溪的1个支流——水里溪上源。系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的天然湖泊。原水面海拔约727m,面积5.4km2;由于1931~1934年建坝水面抬高,湖面海拔740m时,面积为7.7km2;湖面海拔760m时,面积为9km2,平均水深约19m,最大水深40m。潭中间有1小岛,名珠仔屿(珠仔山),海拔745m时,珠仔岛原面积8hm2,后缩为1hm2,改为光华岛。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同日轮,南半湖形似新月,故名日月潭。景点有:文武庙、玄光寺、玄奘寺、涵碧楼、慈恩塔、孔雀园、山地文化村等20余处。 日月潭 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惟一的天然湖,位于南投县中央的鱼池乡,在玉山之北,能高山南,被海拔2400米的水社大山、大尖山等连峰环绕着,湖面周长760米,是一个高山湖泊,湖周围35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深度平均约为40米。湖中有一孤岛——光华岛,也称珠子山、浮珠屿。以光华岛为界,潭水分为丹碧二色。北半部为前潭,水色丹,形如日轮,故名日潭;南半部称为后潭,水色碧,形弯似月,故名月潭,合称日月潭。 ☚ 大屯火山群 鹅銮鼻 ☛ 日月潭 292 日月潭在台湾南投县境内,玉山与阿里山之间。为山间断陷盆地积水而成,是台湾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740米,面积4.5平方公里,最深6米。以湖中光华岛为界,湖的北部形如日轮,南部状似弯月,故名。湖水荡碧,群山环翠,景色秀丽。“双潭秋月”为台湾胜景,湖畔建有文武庙、孔雀园、玄光寺、玄奘寺等寺庙楼阁。唐玄奘的部分遗骨存于玄奘寺。这里气候宜人,为避暑胜地。 ☚ 阿里山 八卦山 ☛ 日月潭 日月潭Riyuetan位于台湾省中部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西。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为玉山和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原有面积5.5平方公里,海拔740米。1931年在下游山麓兴建水电站,湖面海拔增至760米,面积扩至7. 7平方公里,水深40米。以光华岛为界,分南北两湖,北湖为日潭,南湖为月潭,因湖面轮廓近似日月得名。环湖皆山,重峦叠峰,郁郁葱葱。湖水清澈,平静如镜。山水交影,景色如画。沿湖名胜古迹众多,潭北山腰有文武庙,潭南山中有玄光寺等胜迹。夏季气候凉爽,为避暑旅游胜地。湖水与浊水溪支流相通, 建有水电站二处, 亦是游览佳地。 ☚ 日食 化石 ☛ 日月潭 日月潭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在鱼池乡水社村,系由玉山与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形成。盆地一带,旧有“水沙连”之称。四周诸山海拔皆逾千米。湖心有光华岛,又名珠仔山,将湖分隔为二。岛北为日潭,形如日轮;岛南为月潭,貌似月钩。泠泠碧水于群山环抱之中,相谐相映,四时生辉,朝霞夕岚,气象万千。清陈作霖评之:“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水面原海拔约727米,面积5.4平方公里;1931年因下游建水电站,筑坝蓄水,水位提高,面积扩大为7.7平方公里,最深处约30米。湖中小岛面积减小,改名光华岛。四季气候宜人(年均温19℃,7月均温24℃,1月约14℃,年降水量2400毫米),风景优美,使日月潭成为台湾最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环湖有众多名胜。文武庙在潭北山腰,依山而筑,重檐燕尾式琉璃屋顶,明黄耀目;后殿祀孔子,殿高处可俯瞰日月潭全景,视野极佳。潭北孔雀园内设蝴蝶博物馆,内藏20万余蝴蝶标本。德化社系曹族聚居村,今名忠孝社。村内建有山地文化中心,设表演场、特产行、塔台,陈列高山各族文物用具,以备观览民族风情。潭南青龙山上有玄奘寺,雍容大方,寺内大殿三楼供奉玄奘法师头顶灵骨。寺后山巅筑九层慈恩塔,檐铃迎风作响,清脆悦耳。登塔遥望,山如眉黛,潭如明眸,相映成趣。 ☚ 九族文化村 敦本堂 ☛ 日月潭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丛山中。台湾唯一的天然湖泊,著名风景区。湖面海拔760米,周长24公里,水深20—30米。中有一秀丽小岛,以此为界,北半形同日轮,南半形似新月,故得名。山水相映,翠峰环抱,四季晨昏晴雨,景物变化多端。潭畔山麓,建有许多楼阁亭台,主要有涵碧楼、玄光寺、慈恩塔,还有文武庙、孔雀园和高山族同胞村落等景点。 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中部的南投县,距台中市80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为一山顶大湖,湖面海拔76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水深27米,为台湾岛上第一大湖。日月潭分为二潭,日潭在东北方,面积较大,呈圆形;月潭在西南,面积较小,形如一弯新月。中间原有一个8公顷小岛,叫珠仔屿,后来在此修了日月潭水电站,岛缩至1公顷,并改名为光华岛。湖中碧水清澈,四周,林木扶疏,翠峰环绕,环境幽谧,风光旖旎,是台湾岛的最佳旅游胜地。 ☚ 楼兰古城遗址 阿里山 ☛ 日月潭 日月潭台湾著名风景区。在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是玉山和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周围36公里,水面海拔760米,面积7.7平方公里。湖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岛北为日潭,南为月潭,以轮廓近似日月而得名,为台湾省天然第一大湖。日月潭风景迷人,内有珠仔岛,东有水社大山,山腰湖畔兴建寺庙楼宇甚多,有文武庙、孔雀园、玄光寺、玄奘寺等。1966年又取回了抗日战争年间被日本抢去的部分玄奘遗骨,存于玄奘寺,使湖中又添一胜。湖下游建有水电站。 ☚ 日内瓦湖 日界线 ☛ 日月潭Sun Moon Lak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