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日晒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日晒伤solarization injury

系日光性热损伤。日光具有较大的热能,在盛夏直射日光下最易发生日晒伤。多因皮肤直接暴露日光下过久而引起。损伤后局部充血、发红、烧灼痛、轻度水肿,继之上皮组织坏死、脱落;较重者局部高度红肿、出水疱、组织坏死、剧烈灼痛。防治:避免烈日下直射,尤其注意眼睛与面部;必要时适当涂防护剂、穿白色衣裤;发生晒伤后用湿敷,有水肿时以高渗液为佳,对症、止痛;防止感染。

日晒伤

即日光皮炎。

日晒伤

日晒伤

日晒伤是太阳光线、特别是290~320nm光段的紫外线(UVB)对人体皮肤照射后引起的反应。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波长范围为290~700nm,而在人类的皮肤上能产生光学生物学反应的绝大部分是290~320nm光段的紫外线,这段光谱的紫外线只占太阳到达地面能量的0.2%,称为日晒伤光谱,较长波长(320~400nm)的紫外线只能产生很少的光学生物学效应,但它在临床上却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它能加强日晒伤UVB光段的作用;在高原上,由于日光较强,且地面积雪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较平地为多,部队在高原地区行军作战,如不注意防护,可能引起日晒伤。紫外线被吸收后皮肤细胞溶酶体膜破裂从而造成细胞质、胞核的一些结构上的改变。
病理改变: 照射后1小时内的真皮上层小血管扩张,8~12小时特别在24小时后血管周围水肿、细胞浸润,最后真皮上层全部发生水肿,纤维母细胞数目减少,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被破坏。表皮细胞空胞化和出现角化不良细胞(日晒伤细胞),出现细胞间水肿,最后形成坏死性水疱。
慢性皮肤损伤最主要而突出的病理改变是真皮上层结缔组织块状嗜碱性变。
临床表现: 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肤损伤在1~7小时(大部分2小时)的潜伏期之后。根据照射的线量多少发生轻重不等的红斑、水疱甚至发生皮肤坏死。
长波紫外线(UVA)红斑:照射后很快出现淡红斑,几小时内即消退,但在照射后24~48小时又发生迟发性红斑,72小时后达到高峰,约7天后消退。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消退后遗留明显的色素沉着。
中波紫外线(UVB)红斑:先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不肿胀,无自觉症状,很快即消退,在照射后4~6小时出现迟发性红斑,24小时后达到高峰,红斑鲜红色,浮肿,边界清楚,有灼热感,可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可见皮肤坏死。红斑48小时后开始消退、脱屑、遗留轻微的色素沉着。
日晒伤的临床表现实际上是一种急性皮炎,皮肤发红、肿胀、疼痛和发痒,烧伤发生在皮肤的暴露部位,面积视照射的紫外线量大小而不同。
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慢性皮肤损伤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照射,皮肤将发生皱纹、萎缩、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斑片,毛细血管扩张,丘疹、斑片和光线使角化过度。舰艇上的水兵,高山哨所值勤战士长期接受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项部发生明显的沟纹,称为项部菱形皮肤。
紫外线烧伤的治疗除利用衣帽屏蔽、防止曝晒外,可进行局部和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预防):可使用下列遮光剂:
❶10~15%对位安息香酸糊剂;
❷5%对位安息香酸酒精;
❸10%鞣酸酒精;
❹3~5%硫酸奎宁乳剂;
❺广谱遮光剂二苯甲酮(作成软膏反复搽用);
❻氧化钛、氧化锌(可使光线发生散射,外敷有遮光作用);
❼2%鞣酸软膏。
全身治疗:注射维生素B12,每日1次,每次100μg,加口服氯化喹宁,每日3次,每次125~250mg,并口服扑尔敏,每日3次,每次10mg。强的松类对日晒伤也有较好疗效。

☚ 冻疮   中医基础理论 ☛
000094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