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无责任能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无责任能力

❶行为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没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行为人的行为不是根据其对事物的认识而自由选择的结果,法律上不负刑事责任。确定无责任能力的标准有:(1)责任年龄。生理上、智力上发育尚未成熟的儿童,知识,经验缺乏,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思想上,道德上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不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因此法律上采取保护性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2)精神障碍。处于精神病状态或其它病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实际情况及其危害性和违法性,其行为实质上违背和脱离了自己意志的支配,法律上认为无责任能力,不追究刑事责任。中国现行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无责任能力,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应认为有责任能力;聋哑人、盲人属限制责任能力。
❷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没有判断和识别能力,从而对其所致损害无须承担民事责任。中国民法通则未明文规定无责任能力人,但依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因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被视为无责任能力人。

无责任能力

又称“无过责能力”。
❶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没有判断和识别能力,无过错可言,从而对其所致损害无须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行为人可因无责任能力而为免责理由,但其监护人需代其承担责任。各国立法例对无责任能力的规定颇不一致: 德国民法分绝对无责任能力和相对无责任能力两种; 日本民法以行为时无识别能力的未成年人及行为时心神丧失的人为无责任能力者。中国《民法通则》未明文规定无责任能力人,但依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因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应认为无责任能力人。
❷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没有判断和识别能力,无过错而言,从而对其所致危害后果无须承担刑事责任的资格。确认无责任能力的标准主要是责任年龄和精神障碍,没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人,或者由于精神障碍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为无责任能力人。

无责任能力

无责任能力

缺乏正确辨认和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且对行为后果不能理解和预计,因而没有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其确认标准是: (1) 责任年龄。按照人的自然生理规律,未达一定年龄段的儿童或少年,生理与智力均处于发育阶段,尚未达到成熟程度,知识经验缺乏,不能理解和预见自身行为的危害后果,为无责任能力的人; (2) 精神障碍。经鉴定确属在行为时精神错乱,或者平素患有慢性精神病,行为时正在发病期间,因而不能辨认与控制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亦不承担相应责任。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行为除外。聋哑人、盲人为限制责任能力人,对于由自身生理缺陷而导致的行为不承担责任,对其他正常范围内的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

☚ 无所任大使   支持公诉 ☛
000037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