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根的树,没有源头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左传·昭公九年》:“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源)。”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今终日营营,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采摘汲引之劳,而盈涸荣枯无常。”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基础或依据的事物。 也作“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没有基础的事物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格式 比喻式。 释义 源:源头。本:根。没有源头的河,没有根的树。 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反义 脱离了生活,文艺创作就成了~。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比喻没有基础或根据的事物。 〔例〕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生长发展的条件和土壤,世上没有~。 【提示】一般作主语、宾语,多用比喻义。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wú ɡēn zhī mù, wú yuán zhī shuǐ比喻没有根据或没有基础的事物。也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单作“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wúgēnzhīmù,wúyuánzhīshuǐ〔其他〕 没有根的树,没有源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今终日营营,如~,有采摘汲引之劳,而盈涸荣枯无常。” △ 多用于事物的根据方面。 〖反义〗源头活水。 也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