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价之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废铜烂铁;无价之宝 怎样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达到考古学家那样的水平,不把无价之宝当做废铜烂铁?(陈思《从〈十五贯〉整理工作中所学到的》) 废铜烂铁 破碎、锈蚀的铜铁。比喻无用或失去原来作用的东西。比喻性成语。常作宾语、主语,亦作定语。 例 那是在“大跃进”的年代,为了大炼钢铁,小学生们放学后成天价去捡废铜烂铁。(孙晶岁《银河“牛郎”星》)董彦破釜沉舟,干脆弃掉右边九颗如同“废铜烂铁”的棋子,全力扩张上边大模样。(翁以源《常昊天元四连霸》) 亦作“破铜烂铁”。 例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闻一多《死水》) 无价之宝 无法估量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珍贵的东西。直陈性成语。常作宾语、主语。 例 一九八〇年一月以来,先后从长江里捕获了这种珍豚。这对世界豚类研究界来说,是一个无价之宝。(阎焕东《祖国·锦绣的山河》)但俗话说,旁观者清。友人的预测和忠告,是无价之宝。(舒展《预言和诤言》)
无价之宝 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珍宝。语出《全唐诗》卷八百四鱼玄机《赠邻女》:“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臣知西伯侯姬昌有一对琼瑶玉钏。此钏无价之宝也。” 在《尹文子·大道上》中,记叙了这样一则故事: 战国时,魏国一个农夫在地里拾到一块圆形的白色玉石,夜里闪闪发光。他不知这是什么,就拿去给邻居看。邻居为骗取这块宝玉,对他说:“这是块不吉利的石头,应赶快扔掉。”农夫把它扔到野外后,邻居赶紧去捡了回来,夜里,玉石大放异彩,照得满屋光华四射。邻居的妻子对丈夫说:“这样罕见的宝贝放在家里,你不怕杀头吗?你赶快把它送给国君,国君一高兴肯定会赏给你一些钱财。”邻居按他妻子的意见把玉石献给魏王。魏王叫宫廷里有经验的老玉工来察看它的价值。玉工回答说:“此无价之宝也,五城之资仅可一观。”意思是: 这块宝玉无法用价值来计算,用五座城的代价也只可看一下。 现“无价之宝”用以指极其珍贵的东西。 无价之宝 西域贾胡有持宝来售,名曰瓓①者,其色正赤如朱樱,长寸者,直踰数十万。龙门子问曰:“瓓可乐饥乎?”曰:“否。”“可已疾乎?”曰:“否。”“能逐厉②乎?”曰:“否。”能使人孝弟③乎?”曰:“否。”曰:“既无用如是,而价踰数十万,何也?”曰:“以其险远,而获之艰深也。”龙门子大笑而去,谓弟子郑渊曰:“古人有云:黄金虽重宝,生服之则死,粉之入目则眯④。宝之不涉于吾身者尚矣。吾身有至宝焉,其值不特数十万而已也。水不能濡,火不能焫⑤,风日不能飘炙;用之则天下宁,不用则身独安, 乃不知夙夜求之,而唯此为务, 不亦舍至近而务至远者耶!” ——《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 ①瓓(lan):玉的色彩。这里指贾胡的宝物。②厉:通“疠”,染疫病。③孝弟,亦作“孝悌”。善事父母谓孝,善事兄长谓弟。④眯:灰沙入眼而不能视物。⑤焫(ruo,或re):烧。 【意译】 西域的胡族商人拿着宝玉来卖,这宝玉称作“瓓”,颜色纯红如朱红色的樱桃,长度达一寸,价值超过几十万。龙门子问道:“瓓能充饥吗?”回答说:“不能。”又问:“能治病吗?”回答说:“不能。”又问:“能驱逐瘟疫吗?”回答说:“不能。”又问:“能够使人们产生孝悌的品德吗?”回答说:“不能。”又问:“既然这样无用,为什么价钱那么大呢?”回答说:“因它出产在险峻遥远的地方,要获取它是很艰难的。”龙门子听后大笑着走开,他对弟子郑渊说:“古人有句话说:‘黄金虽是珍贵的东西,但生吃下去就会死人,粉末弄进眼睛就会瞎掉。’这宝物与我无牵涉已很久了,我身上有一件最珍贵的宝物,它的价值不只是几十万。这件宝物水不能淹没,火不能燃烧,风不能吹掉,太阳不能烘烤,用它就能使天下安宁,不用它可以使我自身平安。但有些人不懂得日夜去求它,而只把获取珠宝当作首要的事,这难道不是舍近而求远吗?” 【解说】 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宝;运用在社会上能济世安民(“用之则天下宁”),用于自身则能保证自己生活得自在(“不用则身独安”)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也是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宝。龙门子把这两种宝对立起来,理由是珍珠玛瑙这类宝无用——不能充饥、不能治病、不能驱除瘟疫,也不能使人产生孝悌的品德。这对于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社会风气,是一个有力的讽刺和批判。在今天看起来,珍宝倘若有助于人生,还是要的。但是,一株君子兰卖到上千上万的钱,一顿宴席花费几千元乃至上万人民币,装修住宅花去几万乃至几十万,恐怕也就与西域贾胡差不远了。 【相关名言】 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 ——邓牧 无价之宝〔美〕列斯里·戈登·伯纳德 丛林中走出了四个男人。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精疲力竭,步履艰难,简直像是刚从死牢中逃出的囚犯。 走在前面的两个,共同扛着一只沉重的木箱。后面那两个则拄着拐杖。他们原本素不相识,都是被探险家马格拉夫招聘来参加原始森林探险的。可是,不久前,马格拉夫被可怕的热病夺去了生命,只剩下这群龙无首的四个人了。 他们无法理解马格拉夫那股探险的热情(如果是为了寻找金矿,那又另当别论)。要不是他给的酬金高昂,他们是绝不会陪他进行这趟狂热的探险的。然而,马格拉夫总是热情洋溢地微笑着说:“科学家发现的东西比金子的价值还要贵重。” 马格拉夫死了。他们原以为他的行动终于以失败告终。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并非如此。他临终前给他们留下了这口神秘的、沉重的箱子。这是他在已知自己死期将近时,背着他们钉好,并密封起来的。 “要把它送出去,必须由你们四人合作——两个一次地轮流抬它。”他嘱咐道。“希望每个人都向我保证: 在把它安全送到目的地之前,绝不离开它。地址就在箱盖上。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他就住在丛林外的海边。你们答应我吗?” 他们都郑重地向他许了诺,因为这是一个他们共同尊重的人的遗言。他们怎能不敬重他呢?在这可怕的原始森林中,每当他们由于心灵受到单调乏味的腐蚀而几乎互相充满敌意时,总是马格拉夫把他们团结起来。他用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断地感染他们,鼓舞他们,使得这支小小的探险队战胜了无数次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今,他与他们永别了,可是他留下的这口神秘的木箱以及他要求他们对他作的诺言,却代替他成了联结这四个人的精神纽带。 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 这四个人是: 大学生巴里、大个子的爱尔兰厨师麦克里迪、水手吉姆·赛克斯和约翰逊——他是马格拉夫从一间湖滨酒吧里找来的。 水手赛克斯有一张地图。每当他们停下休息时,他总要将它掏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他会用手指点着它说:“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从地图上看,它并不遥远。可是,要走到那儿,真是谈何容易啊! 丛林越来越浓密了。危险和恐惧不断向他们袭来。此刻,他们是多么怀念马格拉夫啊! 因为,他总能在困难时,及时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在任何情况下,他总能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 起初,他们还互相交谈。对他们来说,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似乎也是一种慰藉。但很快地,他们便发现,谈话似乎只会加重箱子的份量,增加身体的疲劳; 于是他们沉默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比沉默更糟糕的东西: 在各人的心中,反复交叠地出现了对亲人和家庭的渴念,对同伴的猜忌和对密林及死亡的恐惧。唯一能支撑这个集体的,是马格拉夫留下的箱子。尽管它显得越来越沉重,但在一切都几乎成为梦幻时,只有它是实实在在的。是它,促使着心力交瘁的他们继续前进; 是它,在他们濒于分裂时,将大家联合起来。 他们对它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 既像囚徒憎恶自己的枷锁一样痛恨它,又像地狱里的人渴求光明天使一样敬仰它。 这口神秘的木箱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呢?他们根据各人的想象力进行着各种猜测。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 高尚的马格拉夫绝不会欺骗他们。正因为这样,他们相互间也存有戒心:绝不能让某个人独吞了这批无价之宝。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正如马格拉夫所说,非得四个人齐心合力,才能把这口沉重的箱子抬出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大森林那堵严密的绿色高墙豁然打开了。他们来到了丛林的边沿。这时,他们已经精疲力竭。 历尽千辛万苦的他们,终于找到了麦克唐纳先生。这个穿着一件油迹斑斑的白大褂的小老头热情地接待了这四个从可怕的密林中死里逃生的人。 他们饱餐一顿之后,约翰逊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有点难为情地提起马格拉夫许诺的报酬问题。 小老头听完,却爱莫能助地把手一摊,歉然地说:“可是,朋友们,我一无所有。除了对你们表示感谢之外,我没有什么可以酬答你们的。马格拉夫是我的好朋友。为了你们实践了对他的诺言,我万分感谢你们,但我却无法酬答诸位。” 约翰逊指着箱子说:“在这里面。” 赛克斯也热切地重复道:“在箱子里面。” “清把它打开吧。”四个人异口同声地要求道。 他们动手拆箱子。一层一层全是木头。约翰逊说:“这是开的什么玩笑呀?” 可是赛克斯说:“我听见声音了! 我听见卡嗒声了。快来看!”四个人都围拢过来。然而,麦克唐纳从箱子里掏出来的,却是一块块毫无价值的普通石头! 麦克里迪失望地说:“我早就觉得那人有点疯,说什么箱子里有比金子还贵重的无价之宝!” “不,”巴里迅速地说,“我记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 “那又怎么样呢?”麦克里迪恼怒地嚷道。 巴里将自己的同伴轮流打量了一遍。他脑海里重现了他们在原始森林中可怕的经历。他仿佛又见到了路旁的堆堆白骨。他记起人们在他们进入森林前的告诫: 单枪匹马在森林里闯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他终于明白了。他深沉地说:“朋友们,这难道还不清楚吗?马格拉夫让我们得到的,是我们的生命啊! 如果没有这口箱子,没有我们那些诺言的约束,我们能活着走出丛林吗?”
【赏析】 在外国微型小说中,《无价之宝》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篇。可能有许多读者并不熟悉列斯里·戈登·伯纳德这个美国作家的名字。但对本文所讲述的故事, 人们却并不感到陌生。 作品一开始,就将一副极为艰险可怕的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已经死去的科学家马格拉夫与正在原始森林中扛着沉重的木箱而前进的四个人显然不属于同一个层次。他们之间没有多少了解、信任可言。“要不是他给的酬金高昂,他们是绝不会陪他进行这趟狂热的探险的”。 怀着不同目的与心情的四个人,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活着走出了原始森林,并在麦克唐纳先生的面前打开了那只该死的沉重的木箱之后,他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块块毫无价值的普通石头”,这真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但是,大学生巴里终于使同伴明白了,马格拉夫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无价之宝——人最宝贵的生命。 作者运用高超的技巧,整篇小说都围绕着沉重的木箱这个最大的悬念而布局谋篇。他调动了读者的全部想象力,使读者们也几乎相信了箱中是无价之宝。绝大部分的篇什是在渲染原始荒林的险恶,四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精疲力竭,步履艰难”的男人,如何无可奈何地朝着一个共同方向而前进着。一切愿望、一切目的、一切谜底,都系在这神秘的大木箱中当终于走出荒林,终于见到麦克唐纳,终于打开箱子并看清并无什么宝贝时,作品情节的发展似乎达到了顶点,悬念已解,真相大白,高潮顿失。读者的心情似乎也一下子从峰顶降到了谷底。但正是在这种降落之中,作者先前的神秘铺叙与最后的真相大白,才为巴里的翻然醒悟创造了极好的契机。随之而来的,才是作者真正的用心之所在。巴里等人所感受到的人生的大彻大悟,也便入情入理地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始终没有出场的科学家马格拉夫的那句遗言,也才得到了真正的呼应与回响:“科学家发现的东西比金子的价值还要贵重”——他不仅给了这四个人新的生命,而且给了他们新的灵魂。一位献身于人类,献身于科学的智者的形象,就这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 (李志) 无价之宝 西域贾胡有持宝来售,名曰瓓①者,其色正赤如朱樱,长寸者,直踰数十万。龙门子问曰:“瓓可乐饥乎?”曰:“否。”“可已疾乎?”曰:“否。”“能逐厉②乎?”曰:“否。”能使人孝弟③乎?”曰:“否。”曰:“既无用如是,而价踰数十万,何也?”曰:“以其险远,而获之艰深也。”龙门子大笑而去,谓弟子郑渊曰:“古人有云:黄金虽重宝,生服之则死,粉之入目则眯④。宝之不涉于吾身者尚矣。吾身有至宝焉,其值不特数十万而已也。水不能濡,火不能焫⑤,风日不能飘炙;用之则天下宁,不用则身独安, 乃不知夙夜求之,而唯此为务, 不亦舍至近而务至远者耶!” ——《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 ①瓓(lan):玉的色彩。这里指贾胡的宝物。②厉:通“疠”,染疫病。③孝弟,亦作“孝悌”。善事父母谓孝,善事兄长谓弟。④眯:灰沙入眼而不能视物。⑤焫(ruo,或re):烧。 【意译】 西域的胡族商人拿着宝玉来卖,这宝玉称作“瓓”,颜色纯红如朱红色的樱桃,长度达一寸,价值超过几十万。龙门子问道:“瓓能充饥吗?”回答说:“不能。”又问:“能治病吗?”回答说:“不能。”又问:“能驱逐瘟疫吗?”回答说:“不能。”又问:“能够使人们产生孝悌的品德吗?”回答说:“不能。”又问:“既然这样无用,为什么价钱那么大呢?”回答说:“因它出产在险峻遥远的地方,要获取它是很艰难的。”龙门子听后大笑着走开,他对弟子郑渊说:“古人有句话说:‘黄金虽是珍贵的东西,但生吃下去就会死人,粉末弄进眼睛就会瞎掉。’这宝物与我无牵涉已很久了,我身上有一件最珍贵的宝物,它的价值不只是几十万。这件宝物水不能淹没,火不能燃烧,风不能吹掉,太阳不能烘烤,用它就能使天下安宁,不用它可以使我自身平安。但有些人不懂得日夜去求它,而只把获取珠宝当作首要的事,这难道不是舍近而求远吗?” 【解说】 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宝;运用在社会上能济世安民(“用之则天下宁”),用于自身则能保证自己生活得自在(“不用则身独安”)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也是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宝。龙门子把这两种宝对立起来,理由是珍珠玛瑙这类宝无用——不能充饥、不能治病、不能驱除瘟疫,也不能使人产生孝悌的品德。这对于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社会风气,是一个有力的讽刺和批判。在今天看起来,珍宝倘若有助于人生,还是要的。但是,一株君子兰卖到上千上万的钱,一顿宴席花费几千元乃至上万人民币,装修住宅花去几万乃至几十万,恐怕也就与西域贾胡差不远了。 【相关名言】 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 ——邓牧 无价之宝wújiàzhībǎo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珍宝。语出《全唐诗》卷八百四鱼玄机《赠邻女》:“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臣知西伯侯姬昌有一对琼瑶玉钏。此钏无价之宝也。”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名词性,偏正结构。比喻极为珍贵的东西,用于褒义。 无价之宝(同)价值连城 无价之宝 无价之宝出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珍贵的宝物。 ☚ 硕果仅存 物华天宝 ☛ 贵重 贵重珍(~品;~奇) 高价 重价 无价(~之宝) 千金(千金价) 值重 贵上 金贵 另见:价值 重视 宝物 保重 ☚ 值得 珍贵 ☛ 珍稀之物 珍稀之物稀有之物:麟角凤嘴 ☚ 珍物 奇珍 ☛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above (/beyond/without) price; an invaluable treasure (/asset); a priceless treasure;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法估计价值的宝物。形容物品极其珍贵,无法估价。a priceless treasure, an invaluable asset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解义】无法估量价格的宝贝。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其珍贵的稀有东西。唐·鱼玄机《赠邻女》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天。”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形容极其稀奇珍贵的东西。唐·鱼玄机《赠邻女》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释义】形容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法估量定价值的宝物。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二三章七:“这事与中世纪的艺术、文化及历史关系极大。其中图画和绣品都是~,而各种文字的写本尤为重要。” 珍贵已极的东西无价之宝格式 会意式。 废铜烂铁;无价之宝fèi tónɡ làn tiě;wú jià zhī bǎo怎样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达到考古学家那样的水平,不把无价之宝当做废铜烂铁?(陈思《从〈十五贯〉整理工作中所学到的》) 一钱不值yī qián bù zhí价值连城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形容极稀奇珍贵的东西。 无价之宝wújiàzhībǎo《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王问价,玉工曰:‘此玉无价以当之。’”价:价格。玉工:治玉的人。当:抵,值。后以“无价之宝”指没法估量价格的宝物,即指十分珍贵难得的宝物。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法估计价值的宝物。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解义】 无法估量价格的宝贝。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无价之宝wu jia zhi bao不能用金钱估量价钱的宝贝。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1R4B【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形容物品极其珍贵。 无价之宝wújiàzhībǎo〔偏正〕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语本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78引唐鱼玄机《赠邻女》:“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元·王实甫《丽春堂》2折:“我这珠衣是~哩。”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价:无法估价,喻价极高。宝:珍宝。即无法估量价格的珍宝。比喻极为稀有珍贵的东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