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战役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旅顺口、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同为京畿门户,渤海锁钥。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开始经营旅顺军港,为清北洋海军根据地,设有陆路炮台和海岸炮台数十座,大炮近七百五十门,环海布有水雷,形势险要。清政府对旅顺港后路的大连湾亦颇为重视,设有炮台数座,配备新式大炮,军资储备十分充足。驻守旅大清军共三千余营,二万余人,由北洋前敌营务处兼船坞总办、道员龚照屿统帅。光绪二十年十月九日(1894年11月6日),金州失守,驻守大连的“铭军”分统赵怀益,贪生怕死,放弃大连逃往旅顺。次日日军不费一弹占领大连,一百二十余门大小炮以及大量军需物资落入敌手。十月二十一日(11月18日),日军又向旅顺进攻,统帅龚照屿“贪鄙庸劣”早已逃往烟台,转赴天津。黄仕林、赵怀益、卫汝成诸统领陆续潜逃,驻旅顺的八艘鱼雷艇,也急忙避入威海卫,只有总兵徐邦道率部抗敌,于旅顺北面的土城子一带重创侵略者。后徐邦道因孤军无援而退。十月二十五日(11月22日)旅顺失陷。旅顺的广大群众为了保家卫国,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搏斗。日军进入旅顺后兽性大发,血洗全城。 旅大战役见“旅顺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