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乾转坤针法
壮医的一种传统金针疗法。该法遵循壮医针砭古法“轻刺阳证、重刺阴证、平刺和中”的实践经验,以轻飏、凝重两种基本手法交互运用,组成三度运针节度。基本手法:先审证、选经、取穴。然后用直式或横式执针法进针,得气后再按下述法度运针:(1)旋乾:旋针用力要轻,旋动较速,运针浑园。以针柄悬穴无所阻,柄端必能在小幅度内摆动,术者可导之划成虚圆。进退豆许,出入矫捷,多用轻旋,功力轻飏而温和。以回旋九次为一度,一个旋乾——长画“--”(即乾爻)表示。(2)转坤:转针用力较重,转动要缓,运针直方,以针柄有一复压支点,柄端抵实不致摇动,但针尖在穴位内反得小幅度摆动,术者可导之指间四隅而划正方,进退豆许,升降顿挫,多用重转。以回转六次为一度,一个转坤度以两短画“--”(即坤爻)表示。同时还将这两种手法与八卦爻象配合,组成三度八法。该法主治怔忡、痼痹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