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闻的商品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闻的商品性

新闻的商品性

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商品属性。近代新闻一产生,就以商品形式在社会上出售。新闻的商品性,对促使新闻工作的不断改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商品是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需要的。新闻也只有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才有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集、传播新闻时必须考虑到受众的需要。
但完全按照商品原则来办新闻事业,也会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不少新闻机构为了争取受众,获得更多的利润,挖空心思去迎合受众,刺激受众,造成黄色新闻泛滥。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发挥新闻商品性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新闻事业树立面向受众、为受众服务的思想; 有利于改变新闻机构依赖国家经济,不讲效益的状况; 有利于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效率,淘汰不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但我国的新闻事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宗旨,是在讲究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才考虑发挥新闻商品性的积极作用。要抑制新闻向商品化发展,纠正新闻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

☚ 新闻的思想性   新闻的阶级性 ☛
新闻的商品性

新闻的商品性

指新闻所具有的商品性质。它是由西方新闻界在19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是适应西方报业进入大众化报刊阶段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主要说明新闻传播在流通过程中的商品特性。我国新闻界1956年提出这一课题,但1957年被作为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批判,到80年代初又重新作为学术问题探讨。讨论中主要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新闻不具有商品性,理由是:(一)新闻与商品的客观形态、表现形式、价值尺度不同;(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决定了它不能是商品;(三)社会主义新闻注重社会效益,新闻不作为商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把新闻当作商品会导致在新闻报道中蔓延不正之风,如广告新闻、庸俗小报等。这种意见认为,如果将新闻当作商品,最终将导致改变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另一种意见认为,新闻具有商品性,理由是:(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特殊形态商品的论述,可以认定新闻是一种特殊商品——精神商品;(二)新闻的载体(报刊、广播、电视等)是物质,其生产过程(印制报刊、制作新闻广播、电视节目)是一种物质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具有商品交换的形式,因此,具有商品性;(三)新闻可以是商品,同时又具有阶级性;(四)新闻界的不正之风不是新闻作为商品的必然结果,对不正之风可以通过法制和纪律手段制止和纠正;(五)新闻不作为商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其优越性的体现。这种意见认为,新闻在流通中的商品性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应当承认并深入探讨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发挥新闻作为商品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其消极作用,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优越性。

☚ 新闻教育   新闻的职能 ☛
新闻的商品性

新闻的商品性

(一)指新闻作为商品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即新闻商品的生产结果有的可以表现为物质产品,有的却一瞬即逝,如广播电视新闻。 (二)新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带有的某些商品生产的特点,如报纸需要用钱购买、新闻单位支付作者稿酬、新闻机构在经营中运用价值规律等等。 (三)我国新闻学术界1981年以后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个课题曾在1956年提出过。它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新闻作为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异同。(二)新闻的交换价值与价格为什么经常背离。(三)新闻机构能否作为企业来经营和管理。(四)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作为商品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消极问题。

☚ 新闻的诱发功能   新闻接近性 ☛
000010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8: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