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石器时代的建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石器时代的建筑

新石器时代的建筑xinshiqi shidai de jianzhu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半地穴式建筑、地面建筑和架空居住面的干栏式建筑。它们的渊源, 可能分别来自最初两种主要的居住形式: 穴居和巢居。现已发现的半地穴式建筑遗迹, 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例如西安半坡遗址中的居住区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中主要是半地穴式建筑。这一带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 既易于挖掘又能长期壁立而不塌陷, 加之黄土高原地势高, 距地下水位较远, 穴内比较干燥, 很适于半地穴的制作。半地穴式房屋有方、圆两种形式,地穴有深有浅。这种房子都是用坑壁作墙基或墙壁, 有的四壁和室的中间立有木柱支撑屋顶, 木柱上架设横梁和椽子, 铺上柴草, 用草泥涂敷屋顶。而有的深地穴四周没有柱子,把屋檐直接搭在墙基上。为防潮,使房屋经久耐用,居住面及四壁常用白灰或草拌泥涂抹,有些还用火烤, 门道或为斜坡或为台阶。室内对着门口, 有一灶坑, 可做饭、取暖、照明及保存火种。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建于地面的大型房屋, 而且有的有分室和连间。

1—6. 烧土台 7. 火池 8. 木心圆柱洞 9. 10. 小墙 11. 柱洞

郑州大河村房屋遗址平面图和复原图


干栏式建筑, 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种原始的住宅。“干栏”是西南少数民族语言, 汉语可称为“栅居”。这种建筑是用竖立的木、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 再在底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这种架空居住面的木结构建筑, 通风和防潮都比较好, 适于气候炎热和地势低下潮湿的地带居住。因此在南方得以长期存在。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密集的“干栏”式建筑遗迹,建筑主要使用木材,包括桩、柱、大梁、地板、席壁以及树皮屋面等, 出土的木构件上带有榫卯, 而且梁头榫上还有销钉孔, 同时发现了企口板(即木板通过凸棱和凹槽相互拼接,无缝隙)。这说明整座建筑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具有相当成熟的木构技术。从目前发掘现象看, 它可能是一种有前廊过道的干栏式住房。
☚ 新石器时代的农作物   陶器 ☛
000104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