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褐牛Xinjiang Brown中国培育的乳肉兼用牛品种之一。主要产于新疆天山北麓的伊犁地区和准噶尔界山塔城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分布于全疆的天山南北。主要引用瑞士褐公牛与本地黄牛长期杂交改良,并经严格选育而成。有角,呈深褐色,向侧前上方弯曲呈半椭圆形。毛色为褐色,深浅不一,顶部、角基部、口轮周围和背线为灰白色或黄白色,眼睑、鼻镜、尾尖、蹄呈深褐色。公牛体高平均144.8 cm,母牛121.8 cm。公牛体重平均950.8 kg,母牛430.7 kg。泌乳性能在牧区和城郊差异较大。泌乳期150~300天,产乳量1 676~2 898 kg。阉公牛屠宰率52.5%,净肉率41.8%。驮挽性能亦较好。适应性强,耐高山严寒。宜牧、耐粗。体型外貌好。 新疆褐牛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它以新疆当地黄牛为母本,以国外引进的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为父本,经过30多年的杂交改良和严格选育而成。1978年正式命名为“新疆褐牛”。现有达到品种标准的牛约2万头,其改良牛约30万头。三胎以上的成年母牛305天产奶量平均达3500千克,成年牛体重可达450—500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