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技术革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xīn jìshù gémìng

20世纪下半期兴起的以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技术。也称“第三次技术革命”。
 ❍ 大力推进~。

☚ 新华指数   新经济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xinjishu geming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新的突破和变革性进展。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等能源的发现和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新材料的人工合成与利用;空间技术的发展;遗传工程的成就;激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光纤通讯技术的应用等。其结果促进了信息工业的发展。已取得和将被取得的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生产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应带来了社会生活一系列的新变化。

☚ 工业革命   新政 ☛

新技术革命

又称“第三次科技革命”。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和变革性进展。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的开发;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新材料的人工合成与利用;空间技术与遗传工程的发展等。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新突破和变革性进展。其主要标志是: 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新材料的人工合成和利用;原子能等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 空间技术的发展; 遗传工程的成就;激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光纤通讯技术的应用等。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加坡金融市场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广义信息技术为中心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从依据的现代科学原理和技术结构及其技术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工艺而言,这场新技术革命仍然属于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范畴,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继续和深入,或者说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部分质变。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群在70年代之后在应用上有较大发展,如微电子技术、通信卫星等,此外在60年代前原来开发研究较慢的新技术在70年代后加快了开发速度,如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开发等,同时在70年代一些有重大作用的新技术得以产生,如微型机的发明,遗传工程的产生,航天飞机的试飞,超导研究新突破等。由于出现上述这些新情况,使得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产生与发展的新技术在70年代后具有同以前不同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❶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型机在生产与管理中广泛应用,使生产力有新的飞跃,促使信息产业的形成;
❷技术的信息化、知识化的特征明显增加,促使省料节能低污染的新型技术的发展;
❸大科学高科技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标志;
❹传统工业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得到调整与改造,并将在省料节能、污染处理上有新的进步;
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得到加强与发展;
❻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发展新技术所遵循的原则;
❼教育与人材越来越成为新技术发展的依赖性条件。这场新技术革命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兴起,其主要的标志将是第五代计算机的诞生与应用,海洋工程、核工程、宇宙工程的新突破,超导技术的实用化,以遗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将走向实用化,传统工业的技术基础与结构将更新换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普遍化,机器人生产线、机电一体化将有一个大发展。许多未来学家预测下一代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将在21世纪初兴起,其本质特征是 “知识革命”,知识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从而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新的飞跃和社会生活的新的变化。

☚ 主导技术   新兴技术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广义信息技术为中心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从依据的现代科学原理和技术结构及其技术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工艺而言,这场新技术革命仍然属于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范畴,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继续和深入,或者说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部分质变。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群在70年代之后在应用上有较大发展,如微电子技术、通信卫星等,此外在60年代前原来开发研究较慢的新技术在70年代后加快了开发速度,如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开发等,同时在70年代一些有重大作用的新技术得以产生,如微型机的发明,遗传工程的产生,航天飞机的试飞,超导研究新突破等。
由于出现上述这些新情况,使得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产生与发展的新技术在70年代后具有同以前不同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型机在生产与管理中广泛应用,使生产力有新的飞跃,促使信息产业的形成; (2)技术的信息化、知识化的特征明显增加,促使省料节能低污染的新型技术的发展; (3)大科学高科技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标志; (4)传统工业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得到调整与改造,并将在省料节能、污染处理上有新的进步; (5)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得到加强与发展; (6)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发展新技术所遵循的原则; (7)教育与人才越来越成为新技术发展的依赖性条件。
这场新技术革命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兴起,其主要的标志将是第五代计算机的诞生与应用,海洋工程、核工程、宇宙工程的新突破,超导技术的实用化,以遗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将走向实用化,传统工业的技术基础与结构将更新换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普遍化,机器人生产线、机电一体化将有一个大发展。
许多未来学家预测下一代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将在21世纪初兴起,其本质特征是“知识革命”,知识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从而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新的飞跃和社会生活的新的变化。

☚ 主导技术   新兴技术 ☛

新技术革命

继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以机器和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以发电机和内燃机为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第四次技术革命发生在最近十几年,以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标志。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能力,为各种技术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信息传输与处理也形成了强大的产业,信息技术渗透到几乎所有的领域。一批新兴的产业涌现出来,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机器人、光导纤维、新型材料等产业部门既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又是进一步推动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各学科技术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作用下,新技术发展有着逐步加快的趋势。剧烈的商业竞争、国际政治和军事竞争直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已经不是某一个学科的单独发展,也不是科学领域内的自然发展,而是由经济、政治、军事、社会与自然科学相互推进、相互带动的科技、经济、社会全面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也称“新产业革命”。表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变革。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新能源、电子计算机、新材料、航天和海洋开发、遗传工程、激光技术、光纤通讯技术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一批新的技术群和产业群的涌现,高度密集的新知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生产,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前进。新技术革命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方面变化的重要因素。

☚ 微观经济模型   科学技术革命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和软科学技术为核心。在信息科学领域最突出的新技术是集影像、声音和数据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日、美等国已推出新型的多媒体计算机和光纤传送装置。在生命科学领域最大的突破在基因工程方面。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一个新里程碑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创造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世界新纪录。在新材料科学技术方面,最新的技术为常温超导、超高温、超高压、超真空和超高强度,即超微型技术。在环境科学技术方面新技术有: 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氟里昂替代技术和废水处理的生物技术等。

☚ 其他   新材料技术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方面产生的重大突破和根本性变革。它是以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内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先后出现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后期以电力、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战后发生的技术革命是第三次,即新技术革命,它是以新能源、微电子、人工合成材料、遗传工程、空间技术、激光技术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发展,并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 国际分工双重性   世界市场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继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以机器和蒸汽机为标志;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以发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标志; 第四次技术革命发生在最近十几年,以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标志。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能力,为各种技术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信息传输与处理也形成了强大的产业,信息技术渗透到几乎所有的领域。一批新兴的产业涌现出来,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机器人、光导纤维、新型材料等产业部门既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又是进一步推动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各学科技术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作用下,新技术发展有着逐步加快的趋势。剧烈的商业竞争、国际政治和军事竞争直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已经不是某一个学科的单独发展,也不是科学领域内的自然发展,而是由经济、政治、军事、社会与自然科学相互推进、相互带动的科技、经济、社会全面的发展。

☚ 学习型组织的类型   高新技术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

是指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工业为主,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太空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在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这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的又一场技术革命。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开始。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扩大了人脑的作用范围,不仅在科学研究上,而且在所有的新兴工业都需要广泛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型机的发明和推广,使计算机的应用更加普及。40~50年代原子能的开发和和平利用标志着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人类突破了传统能源的限制,世界经济因此取得了飞速发展; 自50年代以来人类航空航天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太空时代; 卫星回收技术的成功,是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60年代末,美国宇航员成功地登上月球并成功地返回地面,80年代初,航天飞机的顺利升空,表明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可能。60~70年代,重组DNA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生物工程时代。80年代以来,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正在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新的支柱产业,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新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的新材料,已经成为新技术革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从50年代以来,海洋开发的迅速发展,表明海洋将成为人类第二个生产和生活的基地; 信息科学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纤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它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进一步推动又一次产业革命的进程,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三种资源。
当前这场新技术革命有人又称之为信息革命。它大体具有以下特点: (1) 各国普遍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争夺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发达国家的科研队伍以10~15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 (2) 各国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发达国家科研经费普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3%,其中除政府的大量科研投入外,各国企业界的科研投入也在迅速增加; (3)科技发展呈大型化、标准化、组合化、集约化和信息化趋势,科技进步不断加速; (4)新技术的回报率越来越高; (5)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研成果向实用生产技术的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生产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在一大批新兴产业崛起的同时,许多传统产业也变成为夕阳工业而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 工业革命   静态均衡 ☛

三A革命/三C革命/工业革命/夕阳工业/卫星通讯技术/可控硅技术/电子技术/四A革命/半导体/机器人革命/机器人工程学/光导纤维/光纤通信/自动化/自动控制/后工业社会/知识产业/乳化油技术/空间电子技术/航天技术/高技术/高技术复合产业/海洋工程技术/通信革命/能源科学技术/第三次浪潮/第二次动力革命/超导体/超导船/超自动化船/朝阳工业/遥感技术/新产业革命/新兴技术群/新技术革命/新型海上系船系统/磁流体发电技术/激光通信

☚ 与港航相关的新经济技术知识   三A革命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又称“新产业革命”。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第三次浪潮的主要特点是微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宇航工程和海洋工程将成为新兴工业的骨干。信息产业是整个经济的支柱。动力主要利用风力、地热、核能、太阳能和氢能等。生产方式采用电子计算机按需生产,产品多样化、小型化、小批量化。生产效益取决于知识和信息,产业结构和从事人员结构将与当前大相径庭。

☚ 新兴技术群   新型海上系船系统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又称“新的产业革命” 、“第四次技术革命”。指围绕着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遗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而展开的并以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海洋工程等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以信息化为中心的 “电子革命”,主要指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光纤通讯、智能机器等; 以再生能源为中心的 “能源革命”; 以新功能材料为中心的“材料革命”; 以基因工程为中心的“生物技术革命”; 以海洋发展为中心的“海洋工程” ,主要指海洋石油工业、海底采矿业、海水养殖业等。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必将引起传统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并带来生产力的新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是: 信息化、分散化、知识化。

☚ 数学模式演绎法   中性技术进步 ☛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世界公认的技术革命已发生三次。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30年代,它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为标志。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它以电磁学的发展、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本世纪40到50年代,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为标志。这次新技术革命应该是第四次技术革命。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核心是“信息革命”。与以前几次的技术革命相比较,新技术革命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2) 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从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到新的技术突破,再到生产中的应用,周期大大缩短。(3) 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导致工业的主体由计算机、生物工程、空间技术和海洋工业等组成。(4) 新技术导致的新产业群中,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使科学家、工程师等脑力劳动者将代替体力劳动者成为主要劳动力。新技术革命对现代生产力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 (1) 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将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2) 新技术革命将推动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影响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3) 新技术革命将引起管理革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新技术革命对于生产力的影响,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传统产业革命 ☛

新技术革命

new technological rev olu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