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斯觉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斯觉报 《斯觉报》1917年初创办于上海,由安健和余达文主办,以宣传三民主义、鞭挞军阀为主要内容。安健,字舜卿,彝族。我国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家和少数民族宣传工作者。1877年8月22日生于贵州省郎贷厅羊场巡检司凹乌底(今六枝特区新场区上官乡下官寨)。1905年东渡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多次回国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他在日本同盟会总部与贵州自治学社联系,下达孙中山的指令,推动了辛亥革命在贵州的爆发。1917年在主持该报期间,他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参议,常被派往滇、黔、桂诸省开展工作。11月任川边宣抚使,他遵照孙中山关于安定川康边民、团结各民族,开发边疆资源,共建国家大业的指示,多次深入藏、彝地区,调查民情,宣传革命。1923年7月,任广州大本营咨议。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他竭诚拥护,并与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斗争。他还从贵州挑选百余名各族青年输送给黄埔军校成为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之一。1925年后,他参加了陈延年、周恩来等人的“西南同志会”与周逸群等共产党人一起,团结滇军、黔军、粤军、桂军中的左派力量,推进北伐。并通过工作使黔军彭汉章投靠北伐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他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他坚持与国民党右派斗争,被视为“赤化分子”。1928年,他到昆明想借助龙云之力,联合他省势力与蒋介石抗争。1929年6月任贵州临时政府政务委员兼民政厅长,虽一再努力终未实现反蒋计划。1929年10月12日病逝于昆明。国民党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改上官乡为舜卿乡,以示纪念、他十分关心各民族的大团结和贵州少数民族的前途与发展,多次在报纸上撰文介绍贵州民族情况,批判大汉族主义。遗有《贵州民族概略》、《贵州土司现状》等著述。1986年4月贵州省为其重修墓地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 董显光 越铎日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