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许允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许允妇

许允妇

即《阮氏责夫》、《许允面君》两故事的合题。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王金盛《历代微型小说选》即用此题。详评见《阮氏责夫》、《许允面君》两条。

☚ 许允面君   晋武帝调解臣子家事 ☛

许允妇

许允妇

南朝宋志人小说。刘义庆撰。原载《世说新语·贤媛篇》。成柏泉《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选录。许允,字士宗,三国魏高阳(今属河北省)人,官至领军将军。本篇叙写他和夫人的三个故事:其一说许允婚后,嫌其妇丑,不愿入室同居,并对其妇说:“妇有四德、卿其有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允曰:“皆备。”妇曰:“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其二讲许允后来为吏部郎,因“多用乡里”,有拉帮结派的嫌疑就要被魏明帝拘捕。其妇叮咛许允说,明主可以理胜,难以情求。到明帝审问时,许允引孔子“举尔所知”的话,说我的乡人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看是否称职,若不称职,我自当受惩。考察结果,没有不称职的。于是释放了许允。当初许允被捕的时候,举家号哭,唯独其妇泰然自若,说:“不要难过,很快就会回来的。”并做好了饭等着。不一会,许允果然回来。其三讲许允被晋景王司马师所杀,他的门生把这消息告诉其妇,并想将她的儿子藏起来。许允妇听到这消息后神色不变,说:早知道会有这个结局的,你们不要去管我的儿子。后来,她把家搬到许允的墓地去住,景王派钟会去观察她的儿子,如果这几个儿子的才能像其父那样出众,就要逮捕他们。许允妇沉着地教她的孩子们如此这般应付钟会,从而避免了又一场杀身之祸。作品通过三件事,赞扬了许允妇的聪明贤惠和才智过人。说明了德才比外貌更为重要的道理。作品通过言行刻画人物,形象鲜明。许允妇外貌虽丑,但她决不因貌丑而自卑,斥责许允“好色不好德”的话,理直气壮,铿锵有声。特别是她遇事沉着冷静、机敏善断,且有深邃的洞察力。如魏明帝错捕许允,她叮咛许允对明帝以“理夺”则能获释的一席话,鲜明突现了她的过人胆识。晋景王杀许允后,派钟会以假吊之名,观许儿有才便杀,她又教儿佯为愚不晓朝事,而避过又一场杀祸。这就把她的非凡才智昭示无遗。作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三个故事既是连贯一气,又可独立成篇,主题思想有一定的深度,语言也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三个故事,前二个故事见于《郭子》,后一故事见于《魏氏春秋》。又《魏氏春秋》亦载前两则故事,唯第二则情节有异耳。《残类书》载三故事,文情俱异于《世说》,有美化司马氏之嫌。

☚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桓车骑不好箸新衣 ☛

许允妇

 

·刘义庆·


 许允妇,是阮德如妹,奇丑。交礼竟,许永无复入礼。桓范劝之曰:“阮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宜察之。”许入见。妇即出,提裙裾待之。许谓妇曰:“妇有四德,卿有几?”答曰:“新妇所乏唯容。士有百行,君其有几?”许曰:“皆备。”妇曰:“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许有惭色。遂雅相敬重。
 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帝遣虎贲收允。妇出阁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允至,明帝核之。允答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愿陛下检校为称职与否。若不称职,臣宜受其罪。”既检校,皆得其人,于是乃释。允旧服败坏,乃赐新衣。初被收,举家号哭,允新妇自云:“无忧,寻还。”作粟粥待之,须臾允还。
 

〔选自《世说新语》〕

●●
 封建社会,士人娶妻择妇多重姿容,而堪称佳侣的夫妇,似乎也都以“郎才女貌”为标准——还是将妇女的容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种观点延及文学创作,至使小说家提笔撰文,才子配佳人都成了一个用滥了的“套路”。刘义庆的这篇《许允妇》却一反寻常笔法,描述、刻画了一个貌“奇丑”而有德行修养、谦顺娴静而不乏刚毅、语言闪烁着睿智,同时又自信、沉稳的妇女形象——许允妇(许允的妻子)。从题材讲,它给人以新意;从写法上看,它看似客观冷静,实却寓含了作者有深意焉的褒奖。作者赞扬了貌丑的许允妇,认为许允是娶了一个好妻子。
 首先作者把主人公(许允妇)的出场安排在一个极使人尴尬的场景中(新婚礼毕,新郎却拒不再见自己的妻子),使她处于极不利的位置上(许允所以再见她,仅仅是听了友人的劝告,要察看一下,想弄清楚阮德如为什么把自己的丑妹妹嫁给他,随时都准备再转身离去),而且她面对的是一个已行过礼,但盛气凌人,高踞于上,蔑憎有加的丈夫——言语冲撞,伤害了他,不利于今后的夫妻生活;委屈求全,迁就了他,则自己将永无抬头之日。这景况,对一个封建社会的妇女,既含羞辱又含考验。但许允妇却以她礼敬而不乏冷静的态度,隐忍又饱含坚毅的举止,简洁却暗裹锋锐的语言,处事不惶,临“危”不惧,以“理”挫败了许允的冷傲、蔑视,赢得了夫君的敬重,显示了她超人的修养及性格特色。“许允入见”,她“提裙裾待之”,优礼有加,全然是贤淑举止。许允劈头一句:“妇有四德,卿有几?”冷、傲、蔑、愤。但她不惶乱,不恼怒,先答“新妇所乏唯容”,面对现实,不掩不遮。她非常清楚许允不喜欢自己的唯一原因是什么——姿容不美,所以她立即回答了自己“所缺”,而“所乏唯容”四字中的“唯”字,则明确表明她不以此为羞,对自己的德性修为有真正的自信。她沉静、自信。并且,她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审问式的提问,而是也起而反问:“士有百行,君其有几?”不失礼貌,又显示了封建妇女少有的勇毅。许允自傲地回答:“皆备。”她立即说:“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一句暗蕴锋锐的话,点中了许允的要害,但又是用委婉的问句说出的,有理、有力、有节,使许允对自己的新妇有了新的认识,又不至于因有失颜面而羞恼。于是,许允“有惭色”,夫妻“遂雅相敬重”。尴尬的疆局打破了,许允妇以自己有礼而不卑、有理而不亢的言行举止为夫妻的和谐敬重奠定了基础。作者对新妇的刻画以其语言为主,以语言透示了她的性格、修养以及思想的睿智。
 如果说文章的前半部分,还是以家庭小事写人,不足以更全面、深入展示许允妇的话,作者在后半部分则以一件关乎家庭安危的“大事”再深入刻画许允妇。许允为官,多用乡里故人,有任人唯亲之嫌,所以皇帝命虎贲武士拘留了他。事件发生,举家号哭,唯新妇不然。她告诫丈夫“明主可以夺理,难以情求”(对皇帝可以用理自辩,却不能求情自免)于前,指示了丈夫应取的对策,又“作粟粥待之”于后,表现了超于常人的冷静、沉毅。许允依其所嘱行事,结果不仅没有获罪,还被皇帝“赐新衣”还家,一切如新妇所预料。从中可以看出,许允妇虽居闺阁,但洞悉世事,考虑问题缜密、细致而准确,非寻常庸妇可比!作者还以她的“无忧,寻还”及“作粟粥待之”的言语举动,外现了她自信、沉毅的性格,着笔不多,却丰富了人物。
 作者为文的目的是在证明贤妻在德不在色,他也确实写出了这样一个贤妻。可贵的是作者写时笔势并不张扬,不掺入作者的主观评述,作者的观点全溶入客观描写之中,说服力强。同时,作者在着力写主要人物时又不忘以其他人物与之映衬、对比,像许允的先冷傲后惭愧,像新妇的沉静时的“举家号哭”等等。文章虽然短小,而令人叹服其简约中的丰富,选材、构思上的富有匠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