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丞官名。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改革官制,大理寺审判事务由左右两寺分掌,左为断刑,右为治狱。左断刑置断丞六人,协同大理司直、评事等对全国各地命官、将校被劾举者的犯罪案件进行审理,并对天下死罪以下及其他报请谳复的疑难案件进行审断。 断丞 断丞官名。宋代大理寺置断丞。掌断刑案。《宋史·职官志》: “大理寺,旧置判寺1人,兼少卿事1人。……国初,大理正、丞、评事皆有定员,分掌断狱。其后,择他官明法令者。若常参官则兼正,未常参则兼丞,谓之详断官。……法直官2人……元丰官制行,置卿1人,少卿2人,正2人,推丞4人,断丞6人,司直6人,评事12人,主簿2人。卿掌折狱、详刑、鞫谳之事。凡职务分左右: 天下奏劾命官、将校及大辟囚以下以疑请谳者,隶左断刑,则司直、评事详断,丞议之,正审之。” ☚ 端尹府门下 断事 ☛ 断丞官名。宋代大理寺左断刑厅置断丞六人,协同司直、评事,掌左断刑厅审讯之事。参见“左断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