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七 断七旧俗七七之祭的最后一个“做七”之日。此日一般需念经做法事,或往坟上烧纸等,治丧活动至此告一段落,因此也称“出七”。第六十七回: “这月初五日,是他(李瓶儿)断七,少不的替他念个经儿。”此日,“请了八众女僧,在花园卷棚内建立道场,各门上贴欢门吊子,讽诵《华严》、《金刚》经咒,礼拜血盆宝忏,洒花米,转念《三十五佛明经》,晚夕施放焰口,施食。”(第六十八回) ☚ 谢孝 放焰口 ☛ 断七doung53ceik23[tounŋts′εiɂ]福州风俗,丧家七日一祭奠,七七四十九日的最后一次叫~。 断七duan qi【迷信】49th day after sb.’s death,when Buddhist monks or nuns are called in to perform religious rites for the dead 断七〈动〉人死后每七天做一次法事追荐亡灵,第七个七天完了叫“断七”。 《金》六八: 吴银儿问:“娘前日~,念经来?”又八一: 老爹死了,明日三月初九日是~,大娘交我拿此酒米食盒往坟上去,明日坟上与老爹烧纸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