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自制银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自制银元 1882年后近代中国各地自铸的银元。由于鸦片战争后外国银元大量流入而使用方便,市值较所含银两价值高出很多。清廷曾批驳自铸银元的奏议为“太变成法,不成事体”,但到光绪年间,各省已可自行开铸。清德宗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吉林已有机铸银元1两、半两二种投入流通;光绪十六年,广东又大批铸发银元,实重每枚库平七钱二分四厘五毫,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为蟠龙纹,俗称“龙洋”。光绪二十一年,武昌造币厂所铸银元问世,次年江南造币厂所铸银元投入流通。清溥仪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定银元为国币,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为900‰,单位为“圆”(元),名为“大清银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