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章辨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章辨体

文章辨体

诗文总集。明吴讷编。内集五十卷,外集五卷。辑明以前诗文,分体编纂,加以解说,大体仿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内集收古体,外集录骈体、律诗及词。卷首载前人论作文法若干则,在解说文体中,杂以评论。有明天顺刻本。

☚ 文章正宗   文体明辨 ☛

文章辨体

文章辨体

明吴讷撰。五十五卷。包括内集五十卷,外集五卷。分体纂录历代诗文(包括骈体和词曲),对各种文体加以解说,杂以评论。后徐师曾据此书修订成《文体明辨》。解放后,罗根泽曾将吴讷、徐师曾两书的序说加以标点。《文章辨体序说》以明嘉靖刊本作底本;《文体明辨序说》以明万历寿桧堂刊本为底本。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合印出版,收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 艺圃撷余   文体明辨 ☛

文章辨体

总集。五十五卷。明吴讷撰。吴讷(1369—1455),字敏德。常熟(今属江苏)人。永乐年间,以医术荐至京,仁宗闻其名,命教功臣子弟。后历授监察御史、南京右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正统四年(1439)归乡。为官廉直有令名。

《文章辨体·凡例》云:“文辞以体制为先。古文类集今行世者,唯昭明《文选》、姚铉《唐文粹》、东莱《宋文鉴》、西山前后《文章正宗》、苏伯修《元文类》为备。然《文粹》、《文鉴》、《文类》惟推载一代之作;《文选》编次无序;独《文章正宗》义例精密。今所编文,每体自为一类,各以时世为序。”此书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每体首列《序说》一篇,详论诗文体制源流、性质、名称。共分文体为五十九类。内集五十卷,收古体诗文;外集五卷,收骈体、律诗及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书“大抵剽掇旧文,罕能考核源委,即文体亦未能甚辨”。如孔稚圭《北山移文》,附入古赋;王维《渭城曲》,作词曲看等等,皆属讹误。然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发展来看。《文章辨体》的价值在于较充分地反映了文体理论对文学发展的正确认识,如古体、近体兼收,便是打破了前人与时人的偏见;又如将词亦收入,虽列为俗体,是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收及词曲,已为泛滥”的保守观点,显为进步。五十九类虽有繁杂之弊,但区辨更为精密,如“古诗”类下,划为四言、五言、七言、歌行四体,对隋唐以后的近体诗,则分为律诗、排律、绝句等,显然更能反映诗体特征。另外,《文心雕龙》虽有《体性》篇,但真正较纯粹的辨“体”自觉,则是《文章辨体》开始的。

罗根泽、于北山仿晋挚虞抽出《文章流别志论》别行的办法,将《文章辨体》《序说》部分校点付印,最便读者。校点本以明嘉靖刊本为底本,与天顺八年刊本相校,与《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合而为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

文章辨体

文章辨体

总集名。明代吴讷(1372—1457)编。讷字敏德,号思庵,江苏常熟人。永乐中,以精于医术被荐至京。历官监察御史、左副都御史。著有《小学集解》、《晦阉文钞诗钞》等。吴讷有感于“文辞以体制为先”,而古文类集行于世者,或止录一代之作,或编次未精,独真德秀《文章正宗》义例精密,“然每类之中,众体并出,欲识体而卒难寻考”(《文章辨体凡例》),因录古今之文,编成此书,以辨析文体。是书选录先秦至明代各体诗文,分内外两集:内集50卷,始于古歌谣辞,终于祭文,为古赋、乐府、古诗等50体,是为正体;外集5卷,为连珠、律赋、律诗、联句诗、近代词曲等九体,是为变体。每体自为一类,各以时为先后,每类之首又各著“序题”,以辨析文体之正变、高下,明其源流、特征。卷首载有《诸儒总论作文法》,汇录颜之推以来历代学者有关论述。此书是宋真德秀《文章正宗》以后又一部以辨析文体为宗旨的总集,选录较广,分类颇详,各类“序题”杂以评论,今人抽出别行,定名《文章辨体序说》,即为文体专论。故是书兼有总集与文体论双重价值。其中“古赋”部分,析为楚、两汉、三国六朝、唐、宋、元、国朝(即明)七个子目;“古赋”之外,又设有“七体”、“律赋”二体,所录赋篇及序题,均可资研究辞赋者参考。有明天顺八年(1464)刻本,明嘉靖 三十四年(1555)刊本,《四部丛刊》据嘉靖本影印。

☚ 文章轨范   文章流别集 ☛
文章辨体

文章辨体

50卷,《外集》5卷,明吴讷编。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49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5体,则皆骈偶之词也。程敏政作《明文衡》,特录其叙录诸体,盖意颇重之。陆深《溪山余话》亦称此书精博,自真德秀《文章正宗》以后,没有能超过的。今观所论,大抵剽掇旧文,罕能考核原委,即文体亦未能甚辨。如内集纯为古体矣,然如陆机《文赋》、谢惠莲《雪赋》、谢庄《月赋》,已纯为骈体。其余去取亦漫无别裁,不过取盈卷帙耳。此书有天顺八年刊本。

☚ 杨文敏集   省愆集 ☛

文章辨体

文论。明吴讷(1372—1457)编。内集五十卷,外集五卷。讷字敏德,常熟人。号思庵,永乐中以知医荐,仁宗监国,闻其名,命教功臣子弟。洪熙元年,擢监察御史,官至右都御史,卒谥文恪。讷博览,议论有根柢,于理性之奥,多有发明。是书辑录历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序说。《凡例》云:“文辞以体制为先。古文类集今行世者,唯昭明《文选》,姚铉《唐文粹》,东莱《宋文鑑》,西山前后《文章正宗》,苏伯修《元文类》为备。然《文粹》、《文鑑》、《文类》惟载一代之作,《文选》编次无序, 独 《文章正宗》 义例精密。今所编文,每体自为一类,各以时世为序。”内集凡五十体,大致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九体,皆收骈偶之文。文体分类颇详,各体序说中亦杂以评论。其后徐师曾编《文体明辨》,贺复征辑《文章辨体汇选》皆据是书增修而成。有明天顺八年(1464)刻本,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四部丛刊》本据嘉靖本影印。今人于北山将各体“序说”部分析出加以新式标点,定名《文章辨体序说》,与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合订一册单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出版,收入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文章辨体

文章辨体

总集。五十五卷。明吴讷撰。吴讷(1369—1455),字敏德。常熟(今属江苏)人。永乐年间,以医术荐至京,仁宗闻其名,命教功臣子弟。后历授监察御史、南京右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正统四年(1439)归乡。为官廉直有令名。
《文章辨体·凡例》云:“文辞以体制为先。古文类集今行世者,唯昭明《文选》、姚铉《唐文粹》、东莱《宋文鉴》、西山前后《文章正宗》、苏伯修《元文类》为备。然《文粹》、《文鉴》、《文类》惟推载一代之作;《文选》编次无序;独《文章正宗》义例精密。今所编文,每体自为一类,各以时世为序。”此书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每体首列《序说》一篇,详论诗文体制源流、性质、名称。共分文体为五十九类。内集五十卷,收古体诗文;外集五卷,收骈体、律诗及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书“大抵剽掇旧文,罕能考核源委,即文体亦未能甚辨”。如孔稚圭《北山移文》,附入古赋;王维《渭城曲》,作词曲看等等,皆属讹误。然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发展来看。《文章辨体》的价值在于较充分地反映了文体理论对文学发展的正确认识,如古体、近体兼收,便是打破了前人与时人的偏见;又如将词亦收入,虽列为俗体,是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收及词曲,已为泛滥”的保守观点,显为进步。五十九类虽有繁杂之弊,但区辨更为精密,如“古诗”类下,划为四言、五言、七言、歌行四体,对隋唐以后的近体诗,则分为律诗、排律、绝句等,显然更能反映诗体特征。另外,《文心雕龙》虽有《体性》篇,但真正较纯粹的辨“体”自觉,则是《文章辨体》开始的。
罗根泽、于北山仿晋挚虞抽出《文章流别志论》别行的办法,将《文章辨体》《序说》部分校点付印,最便读者。校点本以明嘉靖刊本为底本,与天顺八年刊本相校,与《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合而为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

☚ 唐诗品汇   升庵集 ☛

文章辨体

五十卷。《外集》五卷。明吴讷编。生卒年不详。吴讷字敏德,号思庵,江苏常熟人。累官南京左副都御史。吴讷有《祥刑要览》。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四十九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五体,则皆骈偶之词。程敏政、陆深等人对是书皆极为称赞,可知此集之价值。但是集亦有未工之处,如内集纯为古体。然如陆机文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已纯为骈体,但不隔句对罢了。至骆宾王《讨武曌檄》纯为四六、而列之内集。又孔稚圭《北山移文》亦附之古赋。是皆何说?古乐府备列吴声歌曲、西曲歌、江南曲诸体,淫词艳语,并立简牍,而独斥律诗为变体。外集收及词曲,已为泛滥。而以王维 《渭城曲》、刘禹锡 《竹枝词》、白居易《杨柳枝词》缀于简末,谓之附录。《渭城曲》本题为《送元二使安西》,当时伶人采以入乐。遽别之于绝句之外,显然不妥。且唐歌曲乃宋元词曲之先声,反附录于宋元人后,纯属本末倒置。《四库全书总目》 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