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忠wén zhōng(字)黄节,明代人,曾任肇庆同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仲和,或作和仲,号东坡、东坡居士、铁冠道人、狂副史、老泉山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唐代散文家韩愈并称“韩苏”。苏洵之子,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又与弟辙并称“二苏”。人称“大苏”。“豪放词派”开创者。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与南宋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嘉祐二年进士,又中制科,历官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凤翔签判、殿中丞等。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贬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贬汝州。哲宗即位,起用苏轼为翰林学士兼侍读。轼因不满当权者尽废新法,自请外放,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尽黜元祐党人,轼先贬惠州、后贬儋州,历时七年。徽宗即位,以大赦北还,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卒于常州。南宋孝宗乾道六年,追谥“文忠”。著有《东坡全集》,又名《东坡七集》一百一十卷。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贞元五年进士,又登宏辞科,初官校书郎。授河阴尉,迁监察御史。元和六年,任司封郎中知制诰,累迁御史中丞。元和十年任宰相,十二年,督师攻破蔡州,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后为程异所构,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时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敬宗卒,迎立文宗,为牛僧孺所忌,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东都留守。时宦官专权,度不复有仕进意。开成中拜中书令。卒谥文忠。原有集二十卷,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八首,编为一卷,《全唐文》录存其文二卷。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与唐代散文家韩愈并称“韩欧”。与苏轼并称“欧苏”,与梅尧臣并称“欧梅”。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后入朝任馆阁校勘。景祐三年,因支持范仲淹对保守派的斗争,被贬为夷陵县令。康定元年还京,复任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任太常丞知谏院,又以右正言知制诰,支持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改革失败后,贬知滁州、扬州、颍州等地。后还京,为翰林学士,知礼部贡举,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嘉祐五年拜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六年升任参知政事,后官刑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新唐书》本纪、志、表七十五卷等。 周必大1126—1206字子充、一字弘道,一作洪道,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南宋文学家。高宗绍兴十一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授建康府教授。孝宗时除起居郎,历任权给事中、秘书少监兼权直学士院、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官至右丞相,封济国公。以少傅致仕,卒谥文忠。著有《平园集》二百卷、《二老堂诗话》一卷。 真德秀1178—1235本姓慎,因避宋孝宗讳改姓真,字景元,后改字景希,一作希元,号西山。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南宋诗人。宁宗庆元五年进士,授南剑州判官,又中博学宏词科,召为太学正。理宗时历知泉州、福州,官至户部尚书、资政殿学士、参知政事。卒谥文忠。学者称西山先生。著有《西山集》五十六卷等。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元代散曲作家。初为东平学正,武宗至大年间,任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被构陷罢官。仁宗时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弃官归隐。文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复起用为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劳瘁而死。谥文忠。著有《云庄归田类稿》四十卷,今存二十四卷。又有《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一卷。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开元中进士,又登制科,始任醴泉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后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乱起,真卿起兵抵抗,攻克魏郡。长安陷落,乃弃郡渡河,至凤翔,任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后坐谗屡贬。代宗时任吏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尚书等职,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官至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真卿奉旨前往劝谕,被缢杀。谥文忠。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十五卷。 许有壬1287—1364字可用。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元代文学家。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曾任吏部主事。至正中累官集贤殿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兼太子左谕德,以老病致仕。谥文忠。著有《至正集》八十一卷,《圭塘小稿》十三卷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