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格wenxue fengge
文学风格是作家自身精神个性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特色,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的总倾向。
作家的精神个性是指作家的生活经验、个人性格、社会理想、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创作才能等内在因素的总和。在艺术创作中,作家的精神个性通过对生活的能动反映,即通过对生活材料的感受体验、选择剪裁、加工改造的过程而外化于艺术作品。由于文学作品是经过作家主观过滤过的生活现象,因此它除了带有生活现象固有的特征外,还带上了作家的主观色彩。例如,李白与杜甫同是唐代大诗人,但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鲁迅的作品深刻冷峻、郭沫若的作品则热情奔放。这都是作家个性不同所致。
文学风格一般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❶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有的作家喜欢写激烈紧张的政治斗争、重大社会事件;有的作家则喜欢写日常生活琐事;有的作家喜欢写生活中令人不满的现象,有的人则喜欢写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虽然题材的不同是客观生活决定的,但它与作家的社会理想、生活阅历、审美趣味密切相关,因而也体现着作家的精神个性。
❷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上。有的作家善于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特征表现出来,形成明快、简洁的风格;有的作家则善于采用西方工笔细描的手法,对人物的行动、肖像、心理做详细的描绘,形成精确缜密的风格。对形象的不同塑造方式体现了作家不同的观察方法和不同的艺术趣味。
❸表现在作品语言的特色上。这是艺术风格最直接的表现。凡是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有的洗练鲜明,平易流畅;有的生动形象,娓娓动人;有的清新,有的凝重,有的绮丽,有的淡远,有的机智诙谐,有的严肃深沉……。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作家的生活经历、个性气质不同,他们的语言必然不同,反映到作品中便形成各不相同的风格。
❹表现在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一般说来,同一种创作方法可以包含多种多样的文学风格,但不同创作方法肯定导致不同风格。如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人想起现实生活,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则使人超越现实生活。前者使人感到熟悉,后者使人感到新奇。李白的诗豪放飘逸,与他采用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直接相关;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则与他采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直接相关。
由于作家都生活在一定民族、一定时代、一定阶级地位中,这样在文学风格上就必然打上民族、时代、阶级的烙印。对此,在文学理论上称为民族风格、时代风格、阶级风格。民族风格是民族特点(包括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生活习惯、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等等)在文学作品格调上的反映。不同民族的作品能使人明确感到不同的风格。时代风格是时代精神在文学作品格调上的反映。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社会心理、时代要求、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追求,这就形成了作为一个时代主要精神倾向的时代精神。它在文学作品中必然有所表现。中国文学史上有“建安风骨”、“盛唐之音”的说法,即指时代风格而言。阶级风格是阶级意识在文学作品格调上的反映。每一个作家都是特定阶级的一员,他的思想观点、情感倾向、审美理想、艺术追求都难免带有阶级的烙印,表现在作品中便形成了阶级风格。例如,在封建社会中,民歌大都清丽直率、情感强烈,而文人诗作则咬文嚼字,刻意修饰,这是不同阶级地位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