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化大革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化大革命wénhuà dàɡémìng指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在全中国范围内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它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全国性内乱。“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内、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有一条修正主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党的“九大”。毛泽东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个人崇拜到了狂热的程度。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利用所谓“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第二阶段,从党的“九大”到1973年党的“十大”。其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重大事件。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其间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毛泽东先是批准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在发现江青等借机进行篡权活动以后,又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同年4月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此,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人民团体 政治体制改革 ☛ 动乱 动乱乱(崩乱;屯乱;乖乱;靡乱) 濆骚(骚扰;骚屑;骚动) 群飞 俶扰 挥扰 倾回 横流 淆荡 昏壒 崒腾 浡潏 ☚ 战乱 冷落、荒凉 ☛ “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和8月,以中共中央先后通过的两个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为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在新疆,8月以前运动基本限于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和大中专院校。8月初,北京、上海、西安等50余所大中学校红卫兵串联到乌鲁木齐,自治区“文化大革命”迅猛升温。9月3日,上千名学生包围和冲击自治区党委并静坐绝食,矛头直指自治区党政领导机关,新疆开始动乱,形成相互对立的两派。12月19日,数千人又包围正在召开自治区“三级干部”会议的乌鲁木齐昆仑宾馆,并有人煽动全市停水、停电、停交通。1967年1月,《新疆日报》社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首先被夺权。随后,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及自治区各单位、各地、州、市、县相继被夺权。为扭转新疆混乱局面,新疆军区和空九军奉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指示,于3月3日开始陆续对自治区重要部门实行军事管制,自治区局势有所好转。4月,新疆的军事管制被诬为“三月黑风”遭批判,军队受到冲击,全疆武斗升级。1968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各地、州、市、县革委会至1969年上半年也陆续成立。11月,新疆军区四级干部会议和自治区革委会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同时召开,会议中心内容是继续批判已任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和新疆军区政委王恩茂,并株连一大批干部、群众。1970年,在“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中,又制造大批冤案;将一大批干部送至“五七”干校或下放到农村;借“吐故纳新”打击迫害干部群众,将投机分子纳新入党。1973年6月,中共中央改组自治区党政领导班子,自治区长期混乱局面逐渐趋向稳定。1974年“批林批孔”,1975年“反击右倾翻案风”,使新疆好转的形势又迅速逆转。社会动乱局面直到1976年10月才得到扭转。 “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在中国发生的长达10年之久的一场内乱。“文化大革命”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1966年5月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前的全面发动和内乱阶段;1969年4月九大召开后到1973年8月十大召开前的和林彪反革命集团作斗争的阶段;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后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为止的和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的阶段。“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文件是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和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据估计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人民币。 文化大革命 103 文化大革命见10263条。 ☚ 台北反美事件 四五运动 ☛ 文化大革命 263“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的过程有3个阶段。一、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这两次会议相继通过了《5·16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所谓“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和所谓“刘、邓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成立了所谓“中央文革小组”,并让它掌握了很大权力。毛泽东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中央集体领导,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被鼓吹到狂热的程度。林彪、江青、康生和张春桥等人主要利用“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进行1967年1月的反革命“夺权”。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李富春、聂荣臻等,在不同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击。1969年4月召开的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二、“九大”以后,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卞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1972年在批判林彪的过程中,毛泽东错误地认为,林彪是“极右”。1973年8月召开的党的 “十大”继续“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以加强。三、“十大”后,1974年初,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对准周恩来。毛泽东先是批准,后发现江青等人借机篡权,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1975年周恩来病重住院,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出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方面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全国再度陷入混乱。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4月在全国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但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错误地判断为反革命事件,并撤销了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 三反五反运动 四五运动 ☛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Wenhuadageming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在中国发生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分为三段: ☚ 二十三条 五一六通知 ☛ 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简称。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开始,至1976年10月结束。毛泽东发动这场运动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混淆了是非,并进一步混淆了敌我。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又脱离了广大群众。名为“革命”,实际上却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其过程分为三段:1.从1966年5月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出现全国大动乱的阶段。2.从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到1973年8月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林彪反革命集团从暴露到被粉碎的阶段。3.从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由猖狂进攻到被粉碎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是艰难曲折的,并且终于取得了胜利。“文化大革命”之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10年之久,除了毛泽东领导上的错误这个直接原因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81年6月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国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全国性内乱。这场内乱是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内、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党的“九大”。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运动全面发动的标志。这两次会议相继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所谓的“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和对所谓“刘少奇、邓小平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成立了所谓“中央文革小组”,并让它掌握了中央的很大一部分权力。毛泽东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到了狂热的程度。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利用所谓“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第二阶段,从党的“九大”到1973年党的“十大”。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1972年在批判林彪的过程中,周恩来正确地提出了要批判极左思潮的意见,毛泽东却错误地认为当时的任务仍然是反对极右。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了“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加强。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1974年初,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毛泽东先是批准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在发现江青等借机进行篡权活动以后,又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日常工作,着手对许多方面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发动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全国再度陷入混乱。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同年4月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对天安门事件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并撤销了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此,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比较政治学 巴枯宁主义 ☛ 文化大革命wen hua da ge ming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wen hua da ge ming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