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论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929年至1933年为第一个阶段。托派分子严灵峰、任曙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王学文、潘东周等分别通过各自的刊物《动力》和《新思潮》,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三者的关系,展开激烈争论。

1930年4月《新思潮》派出版《中国经济问题专号》,批判《新生命》派、《动力》派断言中国经济之资本主义占优势、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认为帝国主义侵略下半殖民地的封建经济在中国经济比重中占有极大优势,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34年至1936年为论战的第二个阶段。

以钱俊瑞、薛暮桥为代表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和以王宜昌、张志澄为代表的中国经济会,就帝国主义金融资本与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关系展开争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了大量有关中国农村的调查材料,得出了中国农村依然维持著旧的生产方式的结论。

论战反映了思想理论界对中国国情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