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敷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敷贴

出《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一。即敷药。详该条。

敷贴

即围药。

敷贴fūtiē

出《太平圣惠方》。参见围药条。

敷贴

敷贴

敷贴是指将药制成药膏或膏药,贴附于损伤局部的一种外治法。《灵枢·痈疽》云:“其化为脓者,写则合豚膏。”是指用猪油制成的药膏外治化脓性的疾病。1931年出土的《居延汉简》中记录了汉代军医,以膏药为主治疗各种损伤的方法和方药,可见我国秦汉时代应用敷贴治伤已很普遍。其后,历代有关伤科的医籍对敷贴均有所记载。近代,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敷贴的剂型和方法均有改进,如将敷贴药制成胶布或作离子导入等。
将药物制剂敷贴在损伤局部,能使药力直达其所和直接发挥作用,因而可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普济方·折伤门》云:“治疗之法,须外用敷贴之药,散其血,止其痛。”《医学入门》卷七云:“敷围内外夹攻,药气相通为妙。”
敷贴之常用剂型有药膏和膏药两种。药膏即软膏,是将药物碾成细末,然后用饴糖、凡士林、羊脂、油腊等作基质混合调拌,煎熬后制成;也可用水、蜜、酒、香油或醋等将药末调拌成糊状加热直接敷贴。具有消瘀退肿止痛作用者,有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消肿膏等,多用于骨折伤筋初期; 具有舒经活血作用者,有舒经活络药膏、三色敷药等,用于扭挫伤中期患者; 具有接骨续筋作用者,如接骨续筋药膏、驳骨散等,适用于骨折、脱位已整复,位置良好,肿痛消退的中期患者; 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者,如金黄膏、四黄膏等,用于初起红、肿、痛、热的局部感染;具有去腐生肌长肉作用者,如象皮膏、生肌玉红膏等,用于未愈伤口或开放性骨折感染;具有温散风寒作用者,如温经通络膏,用于损伤日久、复因风寒湿邪所客。
膏药即硬膏,是先将药物碾成细末,然后配合香油(芝麻油),黄丹、蜂蜡等基质熬炼制成。是外用药中的一种特有的传统剂型。膏药遇热则软化而具有粘性,能粘贴在患部,应用方便,药效持久,便于收藏携带,经济节约。具有祛瘀止痛作用者,如损伤风湿膏,用于损伤肿痛;具有祛风湿作用者,如狗皮膏、万灵膏、万应膏等,用于损伤后风寒湿痹痛;具有活血祛瘀软坚作用者,如化坚膏,用于气血凝滞、筋膜粘连的陈旧性损伤; 具有去腐拔毒作用者,如加味太乙膏、陀僧膏,用于创伤而成的溃疡。

☚ 骨伤科外治   掺药 ☛

敷贴

application

敷贴fū tiē

applic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