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的创造性shuxue siwei de chuangzaoxing
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结果的数学思维品质.
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和数学家的发明创造,无论在层次上还是在所创造的思维产品的质量上,都是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创造一般没有什么科学价值,然而对于他们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数学学习却有重要意义.
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够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关系、层次和交结点(独特性);不拘泥、不墨守成规,善于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善用归纳、类比,富于想象和组织,能找到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过程富有技巧性等(发散性);解法巧妙而灵活,思维结果具有新的因素,有探索和猜想的创新精神(新颖性),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品质的培养.近年来,我国众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培养途径:
❶更新数学教育思想,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和问题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积极思索、探求、发现和创新.鼓励学生发现矛盾、提出问题.
❷数学教学不满足于学生数学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掌握,更注意和强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模式去概括在内容上有所不同的问题.重新归类以便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系统,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深刻理解,为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
❸形成和完善数学题目系统(例题、练习题、作业题、复习题等),使之形成良好的结构.有计划地编排开拓型、多解型、延伸型的习题,培养发散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回顾”、“反思”和培养学生自我批判意识,注意培养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