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电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电影 中国对世界电影文化的贡献,实际上很早就开始了。 早在公元前5世纪,墨子就对光影的关系、光影生成和物象反映的原理等作了科学而精辟的论述。从汉武帝时,我国就产生了灯影戏的雏形。 宋时,灯影戏已广泛流传。后传到国外,为电影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第一次放映电影。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它首次放映是1913年9月底。中国第一个电影公司是亚细亚影戏公司。30年代初,党开始领导电影活动。 1932年,在瞿秋白直接领导下,党的地下组织成立了电影小组,由夏衍负责,逐步全面开展了左翼电影工作,如明星、艺华、联华影片公司写出了第一批反帝反封建的电影剧本,同时输送了许多新文艺工作者到各影片公司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电影事业在根据地也开始建立起来。1938年秋,延安电影团成立,开始进行人民电影的第一部作品《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 之后,又拍摄了一系列短纪录片,新闻片和新闻素材。人民电影第一个具有较完备设备的电影制片基地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它于1946年10月1日成立于兴山,以后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解放前,中国著名的电影制片厂有联华影艺社、艺华影业公司、明星影片公司、昆仑影业公司等。著名影片有袁牧之的《马路天使》、蔡楚生的《渔光曲》(该片曾在1935年莫斯科电影节获奖)、沈西苓的《十字街头》、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解放后,人民电影事业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目前,中国已拥有北京、长春、上海,八一、珠江、西安、峨眉及广西、青年、天山十个大的故事片厂,还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教片厂、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片厂、上海译制片厂、上海美术片厂等,同时还有许多省级电影制片厂。中国的美术片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故事片如《城南旧事》、《黄土地》、《老井》也享誉世界。 我国香港地区电影:香港主要有三个进步的制片公司:“长城”、“凤凰”、“新联”,其它还有“邵氏”、“嘉禾”等电影公司,有影院60家,“邵氏”在南洋有400家影院。 香港影片年产量120部。“邵氏”占40部,“嘉禾”年产30部。“长城”、“凤凰”、“新联”从1949年到1966年,年产15~16部。 台湾有六间电影厂,一半公营一半私营,1980年度台湾故事片产量达295部。台港影院,大多设备简陋,但分布很广,以台北市最多(71家)。台湾摄制的影片在国际上著名的有《烟水寒》获第十五届巴拿马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最佳男主角、最受欢迎女主角三项奖,《蚵女》、《玉观音》获“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龙门客栈》创海内外极高卖座纪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