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炽?—1899

清末维新派。字次亮,原名家瑶,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光绪举人。曾任刑部郎中、军机处章京等职,遍游沿海大埠及香港、澳门,钻研西学,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 发愤撰成《庸书》内、外百篇, 主张仿行西法,实行资本主义议会制度;取消协定关税,兴工商,实行保商恤商政策;设报馆,办学校,维护中国封建伦理道德,但对美、德两国抱有幻想。1895年与康有为等在北京设强学会,任提调。次年写成《续富国策》,认为富国必先富民,要求依靠自己发展资本主义商业,以求富国。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常高歌痛哭。翌年忧愤而逝。

陈炽

陈炽的茶叶近代化改革方案
陈炽的农业集约经营思想
陈炽思想简论
晚清政治改革家的困境——陈炽《上清帝万言
书》的发现及其意义
陈勇勤
刘穷志 帅冬云
张锡勤
孔祥吉
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8期
社会科学1997年9期
北方论丛1999年4期
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2期
论陈炽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思想苏全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期
陈炽

321 陈炽?—1899

清末维新派。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光绪时曾任户部郎中、刑部郎中、军机处章京等职。青少年时,即留心当世之务,遍历沿海地,又到港澳考察,积极钻研西学,谋求抵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实现祖国独立富强之道。著作有《庸书》、《续富国策》。在《庸书》中提出了学习西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续富国策》中则提出详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具体方案,表现出热切希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思想。他对商、工、农、矿等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亦作了一些理论性的分析。主张以振兴商业为中心,全面发展各部门经济。明确提出“商之本在农,商之源在矿,商之体用在工”(《创立商部说》)的论断。他对洋务派“摧折华商”进行了批判,并提出成立商部、制定商律、取消厘金、设立公司、实行专利和保护关税等措施。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受到严重打击,次年忧愤而死。

☚ 包世臣   张之洞 ☛

陈炽?—1899

光绪举人。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清末维新派。历任户部郎中、刑部郎中、军机处章京。1895年参加组织强学会。次年刊行《续富国策》。主张设立议院,但认为三纲五常不可废,反对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反对让外国人“盘据要津”。认为农民起义不是民情好乱,而是由于“户口加多而土地不加辟”,无以谋生所致。中国只有发展机器工业才有出路。提出以商业为中心的各部门经济关系理论。抨击反对发展机器工业的顽固派是使中国贫穷的大罪人及其“口不言利”的虚伪性。对“摧折华商”的洋务派也进行了尖锐批评。提出保商措施包括成立商部、制定商律、保护关税、取消厘金、设立公司和实行专利等。参见“续富国策”。

陈炽

陈炽1855~1900Chen Zhi

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清末改良主义者,光绪举人。历任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军机处章京。1893年撰成《庸书》,与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强学会。1896年刊行《续富国策》,主张仿行西法,在“商书”部分中论述了保险观点。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1900年病死在北京。

☚ 王韬   郑观应 ☛
陈炽

陈炽1855—1900

原名家瑶,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清末江西瑞金人。光绪年间举人,历任户部郎中、刑部郎中、军机处章京和户部员外郎等职。早年即留心时务,为寻求祖国自强之道,钻研西学,到沿海各大城市及香港、澳门考察。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著《庸书》,主张仿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以图自强。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 与康有为等组织强学会。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 著成《续富国策》。戊戌政变后“以世变日巨,郁郁不得志,酒前灯下,往往高歌痛哭,若痴著狂,归江西数年卒”(《赵柏岩集·文存·陈农部传》)。主张博采“泰西制器尚象之理,强兵富国之源”(《庸书》外篇,《圣道》),以使中国“踵英而起”,“富甲环瀛” (同上书,《自强》)。批判“讳言利”的传统观念,认为“财利之有无,实系斯人之生命”(《续富国策·攻金之工说》),强调不能因义而废利,但也不能因言利而使人争利,应以义调剂利使趋于平,将利公之于众,不使“利私于一身”(同上)。强调振兴商务,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和“制国用”、“利民”等方面论证振兴商务的重要意义,指出“商务盛衰之枢,即邦国兴亡之券也”(《庸书》外篇,《公司》)。同时也注意到工农业生产对商业振兴的重要作用。指出财富之源在于生产,只有“地上本无是物,人间本无之财” (同上书,《自叙》),通过生产而创造出来的东西,才叫做“生财”,才是财富的增殖。认为农、矿、工与商的关系是“商之本在农”,“商之源在矿”,“商之体用在工”(《续富国策·创立商部说》)。鼓励商民仿行西方的公司组织,以聚集资金,形成具有对外竞争能力的经济力量。重视发展大机器工业,强调“精求工艺”为“中国商务大兴之根本” (同上书,《织作之工说》),“劝百工则财用足 (同上书,《劝工强国论》)。将建立发展机器工业看成实现中国经济自立的重要条件。除主张发展纺织、制磁及食品等工业外,还要求建立自己的机器制造业和炼铁工业,开展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驳斥所谓“机器夺贫民之业”的论调是“暗保洋货之来源,暗绝华民之生路。”(《续富国策·工艺养民说》),指出大办机器工业将为贫民广开谋生的门径,使贫民“咸得享豫大丰亨之福” (同上)。主张改变中国古老的农业生产方法,采用西方农业生产方法及经营方式,根据土地面积大小的不同情况,或采用大农场机器生产,或采用集约化经营方式。认为如果能采用新的耕作方法与经营方式提高产量,除满足国内需要之外,还可在国际贸易上增强竞争力,收回外流的利源,为社会增加财富。这种采用新的经营方式的农业,即为“商之本”,它是与近代工商业一样可牟取巨额利润的部门,应大力推行。针对19世纪末叶国内金融领域出现的金贵银贱、镑亏及币制混乱等问题,提出币制改革主张。分析产生金贵银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国用其“余货”与银换走中国黄金所致。认为在世界各国均行用金币、金日贵银日贱的形势下,中国继续用银势必出现镑亏。主张“辟矿产以裕本源,发钞票铸金钱以收利权”(《续富国策·创开银行说》)。指出使用金币是世界货币的发展趋势。除了仿铸金镑之外,仍应金、银、铜“三品兼权”,佐以发钞,以满足国内流通需要。重视银行对发展商务的作用,认为设银行是发展通商的必要条件,除了发钞以济商之用外,银行还具有筹集与调剂资金的功能,呼吁“急行创立”银行,指出“通商而不设银行,是犹涉水无梁,乘马而无辔”,“则断断乎其不可矣”(《续富国策·创开银行说》)。(参见“《续富国策》”)

☚ 黄遵宪   康有为 ☛

陈炽?—1899

清末改良主义者。原名家瑶,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举人出身。历任户部郎中、军机处章京等职。他遍历沿海大埠及香港、澳门等地,钻研西学。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著《庸书》内外百篇,主张仿行西法,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议会制度;主张关税自主,设报馆,办学校,兴工商。1895年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强学会,任提调。次年写成《续富国策》,主张富国必先富民,依靠自己力量建立和发展民族工商业,赶上和超过列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1898年戊戌政变后,精神抑郁,常高歌痛哭,若痴若狂。1899年在家乡病逝。

陈炽?—1899

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清江西瑞金人。历任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军机处章京。平时“留心天下利病,深研经济学”。光绪十九年(1893)撰成《庸书》内外百篇。主张设议院,兴学校、办报纸,但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学说有微辞;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以收利权”。光绪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组织强学会,任提调,力主变法。强学会改为官书局,改任用事。次年发表经济学专著《续富国策》,阐释以商业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各部门经济的理论。指出“商之本在农”、“商之源在矿”、 “商之体用在工”,并对洋务派的“摧折华商”做法加以抨击,提出成立商部、制定商律、保护关税、取消厘金、设立公司、实行专利等保商措施。维新运动失败后,忧愤而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