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弦乐不按弦而弹拨之,谓散声。王建《霓裳词》: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乐府类名词。亦称“虚声”。指乐句中有曲无词之声。参见“虚声”条。
亦称泛声、和声。指词曲演奏时,于乐谱旋律之外另加的虚声。方成培《香研居词》云:“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然后可被之管弦。如《阳关》诗必至三叠而后成音,此自然之理。后来遂谱其散声,以字句实之,而长短句兴焉。”刘毓盘《词史》曾考证唐玄宗《好时光》词,原为五言律诗,是在演唱时添加散声,并将散声填入字句,才成为长短句形式的词。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