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
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生态学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从教育和影响教育的学校、家庭、工厂、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机构的相互关系中,综合地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的效益,促使各种人才迅速地成长。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 ·克雷明教授。他于1976年出版的题为 《公共教育》一书,其中有一章为 “教育生态学”,该章详述了作者对教育生态学的论述。他的基本观点是,教育是通过周密的、系统的和持久的努力传播,激发让人获取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教育是以这种努力而产生的学习活动。从这一基本点出发,他提出了关于教育生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
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❶教育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和课堂,而且发生在众多不同的环境之中,教育呈现出多渠道、多样化的特征。从受教育者来说,除教师以外,家长、亲属、朋友、同事都可以是教育者,从他们那里获得知识。从机构方面来考察教育的功能,除了学校之外,家庭、教堂、图书馆、夏令营、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工厂、机关、广播电台、电视网等,都能起到教育作用。尤其在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社会活动日益频繁,各种不同社会机构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也日益明显。这就使得教育机构与其他各种社会机构联系更趋密切,教育的类型也就起了变化。此外,现代社会的电视节目影响也广泛,不仅对成人,也影响着少年和幼儿教育。
❷多类型和多层次的教育机构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教育结构。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教育结构又同其他各种社会结构彼此互相联系,这种联系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完全是教育的。它们对教育的影响会从一个机构扩展到另一个机构。教育作用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一致或不一致的。例如,教会和学校可能受同一势力控制,也可能受不同势力支配,为获得资金和实施计划而激烈竞争。或者,它们在一个近似完美的互补性联系中发挥作用,而且双方共识彼此均有积极作用与良好影响。又如,家庭和学校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可能具有共同的促进作用,所不同的是教师更多地对儿童提出要求,而家长则往往是进行抚养。或者教师可能试图通过提供智慧、道德和职业的选择,使儿童获得自由,而家长则可能压制了儿童的自由。或者家庭强调消极的、形象的教育,而学校则强调符号的教育。教育机构和教育结构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总是给社会的变革以重大的影响。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求助于一种形式或几种形式的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力量。例如,17—18世纪,多数人求助于家庭和教堂,而在19—20世纪,则求助于学校。
❸教育所产生的结果,有的是有目的的,有些却是没有目的的。无目的的结果往往可能比有目的的结果更富有意义。人们发现,在感觉、思维和行为方面,来自政治、商业和技术等的影响可能更有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即有些事并没有人教我们,而我们也并没有打算去学,但是却学会了。任何人都不应忽视这种偶然的学习机会,并应把它视为教育的一种形式。
❹教育生态学模式的要求,在于揭示教育情境的范围和复杂性。教育经历了许多情境,而且由于通过许多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情境,使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起新的教育结构和教育方法,以促进教学的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