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教育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教育史Education,Historyof

教育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过程。至新法兰西时期,生活技能和价值观的传播是父母、亲属和长辈的事。法国统治时期,学习成为生活之必需,但教育由天主教控制。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仍为主要的学习场所。
17世纪~18世纪,加拿大属劳动密集型经济,家庭收入依赖子女对生产活动的参与。耕织技能的学习是在家庭成员中进行的。男孩子学习其他行当,要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由于地广人稀,宗教教育、读书写字多由家庭负责。某些地区的教会组织开办了儿童学习班,但多数新法兰西人(特别是农民)没有读书的机会。在城镇,小学由教会开办,主要讲授教义、语文和算术,另外还有培养教师和其他人才的高等学校。1635年,耶稣会学院成立,开设古典学、语法、神学等课程。60年代,拉瓦尔主教建立魁北克神学院(后成为拉瓦尔大学)。为女生开设的课程仅限于宗教与家政。
18世纪~19世纪是向英属北美教育过渡的阶段,英国政府将新教、英语、英俗的教育作为促进文化同化的手段。征服(1759~1760)之后,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法裔加拿大人存在的事实,因而大力支持非教会学校的建立,但受到天主教和地方习惯势力的抵触。19世纪,以教育实现文化同化的观念已被社会领袖们接受,政治家、宗教人士、教育家就对教育的投入、控制、参与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现代学校系统的构想已在官方达成共识,比如,正规教育是公众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某个团体的私产。1841年,《学校条例》建立学监制。1846年、1850年通过《普通学校条例》。1871年又出台《普通学校与语法学校改进条例》。这些法规不仅为安大略省的当代学校系统奠定了基础,还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样板。这一时期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活动家有E.赖尔森、A.福里斯特、J.杰索普,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基督教义为基础、以公税为财政支柱的小学教育系统。


学生在上手工操作课(1901年)。


19世纪,加拿大的工商业迅速发展,一些重要城市迅速崛起,生产活动从家庭转向工厂。新生的劳薪型经济一般只为成年男子提供就业机会,只有纺织业才招收女工和年龄较大的男童工。到19世纪中叶,妇女、儿童的劳动力市场已大大超过需求。大量无业儿童涌上街头,成为社会问题。公立学校系统乘势发展起来。至19世纪末,公立学校系统已经形成,标准课本、教师培训、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均已健全,7岁~12岁的儿童大都入校学习。
随着教育系统的发展,学制越来越长。到1921年,中学已在城市普遍建立。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城市优于农村,富家子弟优于工人阶级的子弟。
在教育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与宗教、语言有关的分歧与冲突经久不息。在魁北克省,由于教会不同意非天主教的基督教课程设置,最终形成天主教、基督教两个学校系统。安大略等省份制定《非公立学校条例》,纽芬兰建立非教派学校系统。关于语言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对少数语种(魁北克省是英语,其他省份是法语)的教学上。
根据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因而男孩子应当学习养家糊口的本领,女孩子应当学习理家技能。至19世纪后期,女孩子主要进“家政学校”,学习烹饪和洗涤术;男孩子则学习做工。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女性,待遇极低,但主管人员都是男性。这类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后期。
总之,加拿大教育是靠税收支持和政府监督而发展的。劳薪经济对文化、道德和政治行为产生了新的要求,使人们对儿童、家庭、社会有了新的认识。至20世纪后期,学校已成为社会事业体系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