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教皇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教皇国梵蒂冈的旧称。参见“梵蒂冈”。 教皇国 教皇国中世纪意大利中部由教皇统治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四周区域送给教皇,成立教皇国。其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教皇邸宅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中心,直辖领土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19世纪初先后为拿破仑法国和奥地利占领。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回了教皇占领的罗马及其他地方,教皇的世俗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的梵蒂冈,但拒不承认教皇国的灭亡。1929年2月,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它的主权属教皇,教皇正式承认教皇国的灭亡,另建梵蒂冈城国。 ☚ 合众国 教长国 ☛ 教皇国中世纪意大利中部由教皇统治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将腊万纳至罗马的一带地方赠给教皇,是教皇国之始。其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12至13世纪的鼎盛时期,疆域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1798年2月拿破仑占领罗马,取消教皇世俗权力,成立罗马共和国。1800年教皇庇护九世重建教皇国。1809年又被拿破仑并入法国版图。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处于奥地利的保护之下。1859年奥地利被意大利战败,教皇国大部分领土并人撒丁王国。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回了罗马及其他地方,教皇的世俗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罗马城西的梵蒂冈,仅保留了拉特兰宫和一些寺院,从此,教皇国实际上不存在了。1929年,意大利政府与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的主权属于教皇。现代的梵蒂冈城国,是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 教皇国公元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始于公元756年法兰克加洛林王朝矮子丕平 (714—768) 当政时期。丕平原是法兰克墨洛温王朝 (486—751) 的宫相,篡夺王位创建了加洛林王朝(715—843),为使王位合法化,请罗马教皇为其举行加冕典礼,并为此将大片土地赠与教皇,从此教皇拥有了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自己的 “国土”。此后教皇权势渐强,拥有大量的土地,在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16世纪末期随着西欧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逐渐衰落。1870年,全部领土并入意大利,教皇退居罗马城西北的梵蒂冈,教皇国的名称一般不再沿用。 教皇国756—1870年间,意大利中部以罗马为都城,以教皇为首领的政教合一国家。756年法兰克王矮子丕平将拉文纳至罗马的大片土地赠与教皇,奠定了教皇国的领土基础。11世纪起逐渐强大,12—13世纪达到鼎盛。1809年为拿破仑占领。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由奥地利保护。1859年大部分领土并入意大利撒丁王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退居罗马城西北角梵蒂冈,教皇国事实上不复存在。 教皇国公元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由教皇统治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国家。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将腊万纳至罗马一带的地方赠给教皇,为教皇国之始。以后疆域常有变化。1870年全部并入意大利王国。教皇退居罗马城西北的梵蒂冈,不承认教皇国灭亡。1929年意大利政府与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于教皇,是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 教皇国 教皇国中世纪意大利中部由教皇统治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始于756年,教皇在法兰克国王赠送的领土上建国,定都于罗马。其后,教皇权势日盛,教皇国疆域迭有变更。鼎盛时期疆域曾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但自天主教大分裂以后,教皇国渐衰,曾先后被拿破仑的法国、奥地利、及撒丁王国占领。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力,收回了罗马及其他地方。教皇被迫退居到罗马城西的梵蒂冈,仅保留了拉特兰宫和一些教堂建筑。此后,教皇国实际上不再存在。1929年,意大利政府与教皇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的主权属于教皇,教皇正式承认教皇国的灭亡,另建梵蒂冈城国。现代的梵蒂冈城国,是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 ☚ 诺福克岛立法会议 职业代表制 ☛ 教皇国 教皇国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由教皇统治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756年,法兰克王丕平(矮子)将罗马至腊万纳一带领土赠给教皇,是为教皇国之始。都城罗马。疆域屡有变更。阿维尼翁教皇时期,罗马市民两度起义,建立共和国。1809年被拿破仑法国占领。1815年,大部分疆土相继并入撒丁王国。1870年,教皇国并入意大利王国,教皇退居罗马城西北之梵蒂冈。此后,教皇国的名称一般不再使用。1929年,意大利与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的主权属于教皇,名为梵蒂冈城国。 ☚ 伊丽莎白一世 什一税 ☛ 教皇国 教皇国Papal States756—1870年罗马教皇在意大利中部拥有领土主权的政教合一国家。以罗马为首都。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Pepin le Bref714—768)为报答教皇支持其篡位,于754年和756年两度远征意大利,迫使当时占领拉文那城的伦巴王讲和,并把拉文那总督区和罗马地区的大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由此,教皇在意大利中部建立起教皇国。774年,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800—814在位)又将贝内文托和威尼斯等城赠予教皇,教皇国版图逐渐扩大。962年,德皇鄂图一世(Otto der Grosse 936—973在位)又赠教皇若干城市。此后版图屡有变化,从11世纪起,教皇国势力逐渐增强,12—13世纪为其鼎盛时期。此后,教皇国内不断出现地方自治政权,教皇势力大衰。从15世纪中叶起,教皇又重新恢复在意大利中部的权势。教皇朱里亚二世(Julius Ⅱ 1503—1513在位)时,疆界又有扩大。1527年,奥地利占领罗马,教皇国被承认为独立国家。拿破仑当政时期,教皇世俗权力被取消。1800年,教皇庇护七世PiusⅦ 1800—1823在位重建教皇国,后又被拿破仑并入法国版图。1815年维也纳会议再次恢复教皇国。1859—1860年意奥战争后,教皇国三分之二领土和四分之三居民被并入意大利。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统一,定都罗马,教皇国事实上已不存在。1929年墨索里尼(Mus-solini Btnito 1883—1945 )同庇护十一世(Pius Ⅺ1922—1939在位)签订拉托兰条约,正式承认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从此教皇国名称不再沿用。 ☚ 什一税 罗斯受洗 ☛ 教皇国Papal States;States of the Church(公元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由教皇统治的政教合一国家。现代的梵蒂冈城国即教皇国的延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